【导读】
正确答案:ABC。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B.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 C.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D.机体产生自身抗体 E.迟发型超敏反应 F.链球菌溶血毒性对肾小球的损伤 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患儿男,6岁。3周前曾因发热,咽喉疼痛,咳嗽,服用"感冒灵"后症状消退。1天前突发颜面浮肿,查体:BP150/90mmHg,尿常规:RBC(+++),WBC:12/HP,尿蛋白(++)。
该病的发病机制最有可能是
A.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B. 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
C. 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D. 机体产生自身抗体
E. 迟发型超敏反应
F. 链球菌溶血毒性对肾小球的损伤
2. [单选题]临床生物化学又称
A. 生物化学
B. 临床生物学
C. 临床化学
D. 生物学
E. 化学生物学
3. [单选题]健康成年人体液分布最多的是
A. 血液
B. 脑脊液
C. 组织间液
D. 细胞内液
E. 淋巴液
4. [单选题]患肠热症第一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应取的标本是
A. 外周血或骨髓
B. 粪便
C. 尿液
D. 胆汁
E. 呕吐物(vomit)
5. [单选题]有关尿干化学法亚硝酸盐的检测,错误的是
A. 阴性可完全排除菌尿
B. 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
C. 标本污染偶氮染料可呈假阳性
D. 多数尿路感染由大肠埃希菌引起
E. 进食过多卷心菜或菠菜等,可出现假阳性
6. [单选题]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可见于
A. 多发性骨髓瘤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自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D. 甲状腺肿大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 )
A. 亲和性
B. 抑制性
C. 前带现象
D. 后带现象
E. 解离现象
8. [单选题]世界上首次问世的生物传感器是
A. SPR生物传感器
B. 电子鼻
C. 热生物传感器
D. 酶电极生物传感器
E. 压电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