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有关烧伤休克的治疗,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2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D。A.国内常用的标准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其中胶体:晶体=(0.5~1):1,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 B.伤后第1个8小时要输入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 C.第1个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D.烧伤休克的补液应严格遵守公式的计算量,不得随意加减,以免灌注不足或输液量过多 E.延迟复苏的患者,为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而诱发心衰、肺水肿,其输液按照复苏延迟的时间向后顺延,输液量必须严格按照公式的计算量 更多烧伤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有关烧伤休克的治疗,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国内常用的标准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其中胶体:晶体=(0.5~1):1,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physiological demand)
B. 伤后第1个8小时要输入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
C. 第1个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D. 烧伤休克的补液应严格遵守公式的计算量,不得随意加减,以免灌注不足或输液量过多
E. 延迟复苏的患者,为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而诱发心衰、肺水肿,其输液按照复苏延迟的时间向后顺延,输液量必须严格按照公式的计算量


2. [单选题]危重烧伤者入院后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

A. 全面细致的体检
B. 仔细而准确的诊断烧伤面积和深度
C. 留置导尿管,每小时测定尿量
D. 建立输液通道
E. 吸氧


3.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4.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是

A. 有助于(helpful to)判断单支还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B. 有助于(helpful to)判断心功能的状态
C. 有助于(helpful to)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D. 有助于(helpful to)判断心内膜下梗死还是透壁梗死
E. 以上都对


5. [多选题]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包括

A. P波峰距<0.04s
B. P波顶峰有明显切迹或双峰,峰距>0.04s
C. P波时限>0.12s
D. P波电压>0.25mV
E. V1Ptf<0.04mm·s


6. [单选题]药物的四性是( )

A. 甘苦辛咸
B. 升降浮沉
C. 温热寒凉
D. 升降出入
E. 君臣佐使


7.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压痛部位取决于阑尾尖端的位置,因而变化较多,常见的压痛部位除麦氏点外,还有Lanz点,其位置是

A.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内1/3处
B. 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
C.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
D.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和腹直肌外缘交汇点
E.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3gv27w.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