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2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B.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C.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D.脑内5-羟色胺不足 E.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A. 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B.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C. 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D. 脑内5-羟色胺不足
E.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2. [单选题]与RIA比较,IRMA最突出的特点是

A. IRMA的反应速度更慢
B. 非竞争结合,使IRMA灵敏度更高
C. 抗体用量较少,但对K值要求更高
D. 反应参数与待测抗原含量成反比
E. 单位点IRMA采用固相抗体分离法(separation method)


3. [单选题]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常发生在初次接触某抗原后
B. 通常发生在抗原再次进入后
C. 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D. 是由于免疫应答水平过高引起
E. 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 [单选题]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A. IgG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 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C. 抗体均可与Fc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 除IgG外,其他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
E. 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


5. [多选题]血沉自动分析中,质控物应选择

A.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B.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C.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D. 按参考方法进行校验,95%的差值应在5mm以下
E. 采取低值、中值、高值三个新鲜血样,要求这三个血样的ESR值应为1mm~99mm之间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3mp2z.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