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1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DF。A.患者消化功能异常引起消化道症状 B.患者对多种食物过敏引起消化道症状 C.食物过敏只引起消化道症状 D.患者对吸入变应原敏感引起呼吸道症状 E.发病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F.发病机制属于Ⅱ型变态反应 更多临床免疫学检验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often appear)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irregularity)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

患者皮试实验证实:吸入组:室内尘土(+);多价霉菌I(++);早春化粉(++);多价霉菌Ⅱ(+);螨(++);多价霉Ⅲ (++);烟(+);食物组:麦面(+++);玉米面(+);海鱼(++);虾(++);大豆(+);花生(+);芝麻(+);葱(+)。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患者消化功能异常引起消化道症状
B. 患者对多种食物过敏引起消化道症状
C. 食物过敏只引起消化道症状
D. 患者对吸入变应原敏感引起呼吸道症状
E. 发病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F. 发病机制属于Ⅱ型变态反应


2. [多选题]正常情况下,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有( )。

A. 树突状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B细胞
D. 活化T细胞
E. 血管内皮细胞


3. [多选题]C3b的生物学效应包括 ( )

A. 介导细胞溶解
B. 免疫调节
C. ADCC
D. 调理作用
E. 过敏毒素


4. [多选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的哪些部位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细胞核
D. 高尔基体
E. 细胞质


5. [多选题]LFA-1的配体是 ( )

A. ICAM-1
B. ICAM-2
C. VLA-4
D. ICAM-3
E. VCAM-1


6. [多选题]关于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的是

A. 贫血 
B. 反复感染 
C. 骨质疏松
D. 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比例增高
E. 血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7. [多选题]同普通光学显微镜方法相比,下列哪几项是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的优势

A. 速度快捷
B. 精确度高
C. 有散点图报告
D. 分析标准定量度
E. 视野清晰


8. [多选题]下列关于单向免疫扩散(immunodiffusion)法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有( )。

A. 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环状扩散
B. 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扩散
C. 抗原抗体的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D.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E.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9. [多选题]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 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 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 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此变异为S—R变异


10. [多选题]NK细胞活性降低可见于

A. 中晚期肿瘤患者
B. 心肌炎等感染性疾病
C. 免疫缺陷症Chediak-Higashi综合征
D. 肺结核
E. 白血病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66kj7.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