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8-0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4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更多临床医学检验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

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

A. 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 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C. 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D. 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E. 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ideological (preparation))不够


2. [单选题]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

A. 造血干细胞损伤
B. 造血微环境损伤
C. 免疫性造血抑制
D. DNA合成障碍
E. 以上均是


3. [单选题]下列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

A. C1q
B. C1
C. C3b+C4b
D. C5
E. C1γ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877r5g.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