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男性,41岁,上海市人。8月份去广西某地出差1周,回来后2周突然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3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5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疟原虫侵入肝细胞 B.疟原虫、疟色素及各种代谢产物引起异体蛋白反应 C.疟原虫释放毒素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E.大量疟原虫阻塞内脏毛细血管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男性,41岁,上海市人。8月份去广西某地出差1周,回来后2周突然畏寒,剧烈寒战,30分钟后体温上升达41℃,伴头痛,持续4~5小时,热退后大汗淋漓,如此反复发作3次后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

病人剧烈寒战、高热、大汗是由于

A. 疟原虫侵入肝细胞
B. 疟原虫、疟色素及各种代谢产物引起异体蛋白反应
C. 疟原虫释放毒素
D.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E. 大量疟原虫阻塞内脏毛细血管


2. [单选题]O157∶H7的防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O157∶H7导致感染的治疗,尽量不用抗生素
B. 采取补液等对症措施防止病人发生脱水
C. 避免食用烹饪不足的牛肉等肉类
D. 病人无需隔离治疗
E. 食物最好充分加热后才食用


3. [单选题]南方某农业县于1999年7月底8月初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呕吐、抽搐、昏迷,发病数百人,病死率高达20%左右,调查组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波及面广,涉及十余个县及百余个乡镇。病例分布高度散在,每个村仅1~2例病人,未见一户2例病人。到县医院检查的病人,脑脊液化验结果压力升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居民居住周围环境差,蚊蝇较多。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该次疫情最大可能是

A. 乙型脑炎
B. 森林脑炎
C. 结核性脑炎
D. 中毒性脑炎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 [单选题]在应用Wileoxon符号秩和检验时,结果进行查表

A. 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户值大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B. 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时,其户值小于相应的概率水平
C. 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T值越大,P值越大
D. 检验统计量(test statistic)T值越小,P值越大
E. 以上都不对


5. [单选题]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常选

A. 血常规
B. 病原体接种分离
C. 外斐反应
D. 立克次体凝集试验
E. 补体结合试验


6. [单选题]乙型脑炎的三大主要症状是

A. DIC、昏迷,呼吸衰竭
B. 高热、DIC呼吸衰竭
C.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D. DIC、抽搐、呼吸衰竭
E. 高热、DIC、昏迷


7. [单选题]在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为了收集到较完善的人口学资料,应按下列哪一种方法划分

A. 按行政区域划分
B. 按风俗习惯划分
C. 按城乡划分
D. 按经济条件划分
E. 按自然环境特征划分


8. [单选题]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A. 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 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 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 无法比较
E. 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9. [多选题]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有

A. 尽量选择新发病例
B. 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C. 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
D. 设法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
E. 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工作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9g8q60.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