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 )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7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蜱 B.螨 C.猪 D.鼠 E.野生动物 更多临床微生物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 )

A. 蜱
B. 螨
C. 猪
D. 鼠
E. 野生动物


2. [单选题]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 1天之内
B. 1~3天
C. 5~7天
D. 7~8天
E. 8天以后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

A. 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
B. 婴幼儿感染多为隐性感染
C.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D. 可以将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
E. 呼吸道是唯一入侵途径


4. [单选题]在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细菌: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菌落小,灰白色(incanus)。革兰阳性链状排列球菌,触酶阴性,杆菌肽阴性,胆汁溶菌阴性,Optochin阴性,胆汁七叶苷阴性,此菌最可能是( )。

A. 粪肠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链球菌
E. 化脓链球菌


5. [单选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清学诊断的金标准是

A. 用ELISA法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
B. 用ELISA法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M
C. 用IFA法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M
D. 用IFA法检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A
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抗体中和试验


6. [单选题]从患者体内分离的细菌常为光滑型,经人工培养后菌落呈现粗糙型。这种变异称

A. 病毒突变株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S-R变异
E. 都不是


7.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

A. 血液
B. 尿液
C. 脑脊液
D. 粪便
E. 组织


8. [单选题]对疑为结核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若为阴性,弃去前至少应观察的时间是( )。

A. 2天
B. 5天
C. 35天
D. 3个月
E. 2个月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9wz350.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