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2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折返机制 C.房室旁路 D.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折返机制
C. 房室旁路
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2. [单选题]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指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同一个心动周期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的差值
B. 指12导联非同步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离散的程度
C. 是判断自主神经活性的定性指标
D. 反映了心房肌电活动复极过程在各个局部的不均一性
E. 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3.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4. [单选题]下列哪种心动过速不是由于折返所致

A. 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B.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 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D.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 洋地黄中毒所致房性心动过速


5. [单选题]以下可引起食管受压后移的是

A. 左心房增大
B. 右心房增大
C. 左心室增大
D. 右心室增大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A. 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B. 模拟记录器和数字记录器
C. 连续记录器和间歇记录器
D. 磁带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E. 实时记录和远程信号传输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kkv6z.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