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5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更多麻醉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puncture needle)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puncture needle)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puncture needle)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puncture needle)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puncture needle)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2. [单选题]“低流量麻醉机(anesthesia machine)”的氧流量是 ( )

A. O.01~0.02L/min
B. 0.02~0.03L/min
C. 0.03~0.04L/min
D. 0.04~0.05L/min
E. 0.05~0.06L/min


3. [单选题]关于正常人(normal)组织血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供应该组织血管阻力成对数反比关系
B. 与供应该组织血管两端的压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
C. 与供应该组织血管两端的压差及血流阻力均成正比
D. 与供应该组织血管两端的压差成指数相关关系
E. 与血管口径有关,与供应该组织血管两端的压差无关


4. [单选题]未经治疗的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患者在麻醉中及术后易发生( )。

A. 急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B. 左束支传导阻滞
C. 水电解质紊乱
D. 中风和心肌梗死
E. 眼底出血


5. [多选题]有关神经电刺激镇痛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神经电刺激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闸门学说
B. 一般多用于慢性疼痛的镇痛
C. 常用高频、低强度刺激,多为40~100Hz
D. 可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
E. 不能用于脊髓电神经刺激


6. [多选题]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有( )

A. 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B. 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C.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
D. 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生的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E.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qd2pr6.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