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进行RFLP和PCR分析时,为保证酶切后产生RFLP在20kb以下,DNA长度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40kb B.50kb C.60kb D.70kb E.90kb 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进行RFLP和PCR分析时,为保证酶切后产生RFLP在20kb以下,DNA长度要求短至

A. 40kb
B. 50kb
C. 60kb
D. 70kb
E. 90kb


2. [单选题]检测诱导型(inducible)克林霉素耐药的试验为

A. D试验
B. E试验
C. KB试验
D. 三维试验
E. MIC试验


3. [单选题]下列属于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是

A. 流感嗜血杆菌
B. 溶血嗜血杆菌
C. 副嗜沫嗜血杆菌
D. 杜克雷嗜血杆菌
E. 埃及嗜血杆菌


4.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spirochete)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 呼吸道吸入
B. 粪-口途径
C. 昆虫媒介叮咬
D. 破损的皮肤入侵
E. 母婴垂直传播


5. [多选题]构成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可能是

A. 病毒抗原性变异(antigenic variation)
B. 病毒基因整合
C. DIP形成
D.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 遗传因素


6. [单选题]APl试条接种细菌,并经过夜孵育后,观察同化实验是否为阳性应查看

A. 反应孔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B. 添加试剂后反应孔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C. 用纸片取反应孔中的菌液,看是否有颜色变化
D. 反应孔中是否有混浊状生长
E. 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现象


7. [多选题]菌毛是细菌致病因素之一,具有菌毛的细菌是:

A. 百日咳杆菌
B. 淋球菌
C. 鼠疫杆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绿脓杆菌


8. [单选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 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 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 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 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qj1l6.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