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B

题目: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黏性物质。其成分多为糖类,其功能是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致病作用,是抗原性和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破伤风梭菌

  • 解析: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菌均可引起食物中毒,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

  •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钩状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 抗体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

  • 解析:钩状效应是免疫比浊测定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指抗原抗体反应时抗原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使反应浊度下降,光散射减少。

  • [单选题]成人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
  • 2500ml

  • 解析: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是1000~2000ml,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儿童超过3000ml者称为多尿。本题正确答案是D。

  •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检查
  • LDH增高


  • [单选题]WHO推荐检测精子密度和活动率的方法为
  • 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目测法


  • [单选题]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
  • 活化因子Ⅻ


  • [单选题]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板上可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是由于O毒素的作用,外环不完全溶血则是由α毒素所致。

  •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 )
  • 染色质增多,呈细颗粒状

  • 解析: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重度核异质又称癌前核异质,其染色质增多,呈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3ez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中药师(代码:202)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