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无关 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

ABCD

题目: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2.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4.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是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之无关。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以下治疗。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者,伴有胃癌家族史者。2,对消化不良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者,可给予抑酸抗酸、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及中药等。故E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补阳还五汤的君药是( )
  • 黄芪


  • [多选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赖于下述哪项检查( )
  • 甲胎蛋白检查

    肝血管造影

  • 解析:1.肝癌标志物的检测 近年来用于肝癌检测的血清标志物主要有:①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②各种血清酶,如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Ⅰ)、醛缩酶同工酶A(ALD-A)、岩藻糖苷酶(AFU)、抗胰蛋白酶Ⅰ(AAT)、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V(5’-NPD-V)、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yK)、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③异常凝血酶原;2. 肝动脉造影 肝动脉造影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是目前各种方法中最优者。故选BD。

  • [多选题]清法,也叫清热法,主要包括( )
  • 清泻脏腑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清热泻火


  • [多选题]肝硬化的组织学变化过程
  • 假小叶取代肝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可见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再生

    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汇管区肝肿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假胆管

  • 解析:肝硬化病理组织学变化:正常肝小叶结构被假小叶所代替。假小叶由再生肝细胞结节(或)及残存肝小叶构成,内含二、三个中央静脉或一个偏在边缘部的中央静脉。假小叶内肝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甚至坏死。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其中可见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并有小胆管样结构(假胆管)。

  • [多选题]与痹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外邪有( )
  • 湿


  • [多选题]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腹膜炎的原因是
  • 腹水形成

    抵抗力降低

    脾功能亢进

    肠道屏障作用减弱,下消化道细菌经淋巴系统进入腹腔

  • 解析:肝硬化患者肠道淤血,屏障作用减弱,致使下消化道细菌经淋巴系统进入腹腔,引起原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肠道G-杆菌 。其他如抵抗力降低、脾功能亢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和腹水形成等均可能仅对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起一定的促使作用,不是肯定的直接作用 。

  • [单选题]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应为( )
  • 以虚实为纲


  • [多选题]功能性消化不良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
  • EPS

    PDS

  • 解析:根据症状是否与进食相关分为两类:餐后不适综合征(PDS,B1a)(与进食相关的FD)和上腹痛综合征(EPS,B1b)(与进食无关的F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ddrj9.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