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希波克拉底誓言》
A
题目:上述文献中最早提出不伤害原则的是
解析:《希波克拉底誓言》体现了希波克拉底学派的道德理性,也反映了当时医学团体和行业组织的伦理原则,其提出了不伤害原则、惟病人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成为西方医学道德的传统和规范;《夏威夷宣言》是1977年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精神病大会上一致通过的规范全世界精神科医生行为的重要文献;《纽伦堡法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纽伦堡法庭审判纳粹医生后制定的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上进行人体实验的行为规范,并于1946年公布于世;1964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上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并且在1975~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它是在第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文献--《纽伦堡法典》的基础上制定的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二个国际文件,它比《纽伦堡法典》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大医精诚"是我国唐代医学名著《千金药方》中的一个篇章,该文主张大医必须"精"和"诚"。所以最早提出不伤害原则的是A选项,最早提出人体实验行为规范的是C选项,规范全世界精神科医生行为准则的是B选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引起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最主要的变化是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不断增加
解析:目前细菌性肺炎仍是最常见的肺炎,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人群免疫防御功能的变化,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了较大变化,肺炎球菌的比例不断下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肺炎的比例却不断增加,且新的病原体(如军团菌)肺炎的发生率亦逐年增加。
[单选题]牙龈瘤的病变性质多属于
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
解析:牙龈瘤为龈上包块,是一个临床名称,多为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
[单选题]在科室预防交叉感染的讨论会上,小马提出了乙肝的传播途径问题,张主任正确的回答是
血液
[单选题]患者,男,27岁,主诉:牙龈疼痛、出血,口腔腐臭,不敢刷牙3天,无发热。该患者牙龈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牙龈坏死
[单选题]有关钙拮抗剂对心肌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增加心肌耗氧量
[单选题]男 12岁 每天坚持刷牙两次 无特殊口腔治疗史 检查可见牙齿广泛脱矿和龋坏对患者主要询问病史
特殊饮食习惯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的不稳定表现中不包括
颤动
[单选题]潴留性黏液囊肿最常发生于
口底黏膜
解析:潴留性黏液囊肿被认为是涎腺导管受阻塞,涎液潴留致导管扩张形成囊性病损。发生于口腔的潴留性黏液囊肿相对少见,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以口底、腭、颊和上颌窦部常见。囊腔内含有脓稠黏液物质,衬以假复层、双层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部分潴留性黏液囊肿衬里中可见嗜酸性上皮细胞。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253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