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金匮要略》

D

题目:盗汗之名,首见于

解析: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用“盗汗”来命名。故本题选D。避错:本题易错选A。避错方法: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自干的一种症状, 《黄帝内经》记载为“寝汗”,就是指睡觉时出汗,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才用“盗汗”来命名。盗汗首见于《金匮要略》。应熟悉掌握常见中医证名的历史沿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泻下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
  •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 [单选题]以下不是淋证的主症的是
  • 小便量少或无尿


  • [单选题]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
  • 阴虚燥热

  • 解析: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症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治宜选用
  • 补中益气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n301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核医学技师 护理学专业知识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