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鳞状细胞癌

C

题目:男,55岁。左舌缘白色斑块半年不消失,擦不掉,活检见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病变细胞具有形成细胞间桥和不同程度角化的特点,应诊断为

解析:鳞癌可发生于黏膜或皮肤的鳞状上皮,在显微镜下观察,癌瘤系鳞状上皮增殖而成。增殖的上皮侵入结缔组织内,形成许多互相连接的细胞巢(癌巢);在癌巢中进行着类似表皮的角化过程,形成轮层状小体者,称为癌珠。相当于基底层的细胞排列的癌巢的外围和结缔组织的间质相接。鳞癌不呈角化时,则其细胞巢是形态相同的鳞状上皮细胞所组成,间有稍呈多形性的细胞,称为无角化性鳞癌,其恶性程度较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全冠轴面外形恢复不良可产生
  • 食物滞留

  • 解析:3.全冠修复体轴面外形恢复不良将会影响食物的排溢,从而引起食物滞留,所以1小题选B;全冠边缘过长,粘固后会有悬突残留,刺激黏膜而引起黏膜苍白,所以2小题选C;全冠修复体接触点恢复不良会引起食物嵌塞在邻间隙,所以3小题选A。

  • [单选题]使用2%丁卡因作表面麻醉的剂量不能超过
  • 2ml

  • 解析:丁卡因,穿透力强,临床上主要作表面麻醉,麻醉效能和毒性均较普鲁卡因强10倍,由于毒性大,一般不采用浸润麻醉,即使用作表面麻醉也应注意剂量,一次用量不超过40~60mg,即2%丁卡因不超过2ml。故选D。

  • [单选题]两个球状突未融合将形成
  • 正中唇裂

  • 解析:此题是关于面部畸形形成原因的判断题。在胚胎第6周,面部已形成的突起一方面继续生长,另一方面又与相邻的或对侧的突起联合。两个球状突中央部分联合,形成人中。球状突与同侧的上颌突联合形成上唇。侧鼻突与上颌突联合,形成鼻梁的侧面、鼻翼和部分面颊。唇裂多见于上唇,由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唇裂还常伴有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的颌裂与腭裂。两侧球状突在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则形成上唇正中裂。因此答案应选C。

  • [单选题]不是影响间接盖髓术预后的因素的是
  • 术中的牙髓损伤

  • 解析:术中的牙髓损伤不适合用间接盖髓术,所以本题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nk5r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主管药师(代码:36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