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多无扩张

D

题目:一成年患者既往因结肠病变有手术史,现因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而行临床检查,超声见肠管扩张,最宽径达4.0m,肠腔内充满液体,逆蠕动出现,肠间可见少量条状无回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超声在人体中传播的速度,叙述正确的有
  • 与人体组织的弹性有关

    与人体组织的密度有关

    与人体组织的特性阻抗有关

  • 解析: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

  • [多选题]介入性超声的禁忌证有
  • 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严重出血倾向者

    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

    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腔或腹腔者


  • [多选题]宫颈功能不全的病因包括
  • 分娩损伤宫颈

    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过快过猛

    宫颈楔形切除术后

    宫颈发育不良

  • 解析:子宫颈功能不全的病因:1、分娩损伤、产时扩张宫颈均引起子宫颈口的损伤,2、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过快、过猛。3、宫颈楔形切除术后。4、子宫颈发育不良

  • [多选题]颈内、颈外动脉鉴别的基本特征有
  • 颈外动脉可观察到多个分支,而颈内动脉无分支

    颈外动脉在前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

    颈外动脉血流频谱为高阻力型,颈内动脉为低阻力型

    颞浅动脉敲击试验颈外动脉可见传导性震颤性血流频谱


  • [多选题]关于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叙述正确的有
  • 由受力变形而产生电的效应称为压电效应

    由电产生变形的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

    发射超声波利用了逆压电效应

    接收超声波利用了压电效应

    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 解析:选项说法均正确。

  • [多选题]胃癌的超声特征是
  • 胃壁增厚或呈肿块状

    增厚胃壁及结节状肿块呈低回声

    胃壁五层结构消失

    蠕动减弱或消失

    中央强回声位置偏移、变小

  • 解析:胃癌的超声特征是胃壁五层结构消失,胃壁增厚或呈肿块状及结节状肿块呈低回声,蠕动减弱或消失。故以上选项均正确。

  • [多选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声窗包括
  • 颞窗

    眼窗

    枕窗

    颌下窗

  • 解析:不包括骨窗。

  • [多选题]关于大量心包积液,叙述正确的有
  • 无回声区常包绕整个心脏

    心脏在无回声区内常有明显的摆动和不同程度的受压变小

    M型超声有荡击波征

    液体量多大于500 ml

  • 解析: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后壁与降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减小。

  • [多选题]根据唇腭裂的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
  • 正中唇腭裂

    一侧唇腭裂

    双侧唇腭裂

  • 解析:根据硬腭和软腭部的骨质、黏膜、肌层的裂开程度及部位,多采用以下临床方法进行分类 (1)软腭裂 仅软腭裂开,有时只限于腭垂。不分左右,一般不伴唇裂,临床上以女性比较多见。 (2)不完全性腭裂 亦称部分腭裂。软腭完全裂开伴有部分硬腭裂;有时伴发单侧不完全唇裂,但牙槽突常完整。本型也无左右之分。 (3)单侧完全性腭裂 裂隙自腭垂至切牙孔完全裂开,并斜向外侧直抵牙槽突,与牙槽裂相连;健侧裂隙缘与鼻中隔相连;牙槽突裂有时裂隙消失仅存裂缝,有时裂隙很宽;常伴发同侧唇裂。 (4)双侧完全性腭裂 常与双侧唇裂同时发生,裂隙在前颌骨部分,各向两侧斜裂,直达牙槽突;鼻中隔、前颌突及前唇部分孤立于中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nwjz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