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4分钟
B
题目: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关灯后再次使用前需间隔的时间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母乳喂养婴儿的粪便次数,每日为
2~4次
解析: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单选题]8个月儿童玩耍的时候,随着妈妈的讲话而发出"妈妈"的声音,这种行为属于
无意模仿
[单选题]初种百白破疫苗的年龄是
3个月
解析: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 白喉疫苗或精制 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
[单选题]持续高浓度给氧可引起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解析:若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会使早产宝宝患上视网膜病变。这是因为早产宝宝视网膜本身发育不完全,高浓度氧气刺激视网膜组织,使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从而产生病变。
[单选题]小儿惊厥持续状态时,下列正确的处理是 ( )
立即用水合氯醛,每次0.5ml/kg,一次大剂量不超过10ml,保留灌肠
解析:10%水合氯醛:每次 0.5ml/kg,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0ml,由胃管给药或加等量生理盐 水保留灌肠.
[单选题]胎儿血循环出生后的改变,下列哪项不正确( )
肺循环压力增高
解析: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循环 (一)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胎儿的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几乎无肺循环;胎儿时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卵圆孔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时间80%在生后3个月内,95%在生后1年内,若1岁后仍未闭,即认为畸形存在。 改变 (一)心脏:胎儿期因右心室负荷大,故出生新生儿右室壁较厚。出生后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迅速发育,(约新生儿时的2倍),15岁时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时的2.5倍。 (二)血管:小儿动脉相对比成人粗。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粗大 (三)心率:新生儿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每分钟110~130次,2~3岁每分钟100~120次,4~7岁每分钟80~100次,8~14岁每分钟70~90次。 (四)血压:动脉血压: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静脉血压: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mmH2O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mmH2
[单选题]新生儿,日龄3 d,出现皮肤黄染,但精神、食欲正常,血清胆红素170 μmol/L。其黄疸可能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解析: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不适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持续10~14 d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
[单选题]低钾血症的表现是
肌肉的收缩性降低
解析:血清钾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下降,出现肌无力。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4qg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