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孙思邈
A
题目: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观点的是
解析: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特别是其中的"大医精诚论"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13)一般所说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ochemical disease)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常见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单选题]处理由皮肤和黏膜吸收的中毒方法不正确的是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立即冲洗,5分钟后用适当中和液冲洗
解析:急性中毒治疗首先立即终止毒物接触: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肤和毛发上的毒物,不必用药物中和,故B选项错误;用清水彻底冲洗清除眼内的毒物,局部一般不用解毒药;清除伤口中的毒物。
[单选题]女,62岁,脑出血,有意识障碍,不时大喊“墙上有蚂蚁,树、生、飞、我写字…塑料盒…太阳出来了…。”该症状是
思维不连贯
解析:思维松弛是指联想过于松散,缺乏固定指向,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思维破裂指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内容缺乏内在联系,每一句话的语法结构虽然正确,意义可以理解,但句与句之间无任何联系,往往是一些语句的堆集,缺乏中心。思维不连贯产生的背景是存在意识障碍,病人语言更为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思维中断病人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病人意愿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有时病人感到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称之为思维插入。本例患者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言语杂乱,毫无主题,故为思维不连贯。答案为C。
[单选题]成人,体重60kg,烧伤,于下午4时,送入医院急诊室,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100次/分,血压120/84mmHg,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足部Ⅱ、Ⅲ度烧伤,下午5时开始静脉输液,6时入手术室、清创,晚上8时送病房,烧伤后第一个24h应补给胶、晶体液计算量为
6200ml
解析: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面部3%、胸、腹部13%,两前臂6%,两5%,及两小腿13%,足部7%,3+13+6+5+13+7=47补液:47×60×1.5=4230ml再+生理需要量2000ml;故总量为6230ml。
[单选题]儿童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离开母亲时有深感不安,焦虑,担心自己大祸临头,患者属于
分离性焦虑
解析:分离性焦虑的儿童大多数发生在学龄期儿童。当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深感不安,出现过分焦虑情绪。许多患儿甚至常常无根据地担忧或害怕亲人可能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或遭到伤害。担心自己会大祸临头,或被拐骗等,因此不愿意离开亲人。
[单选题]血心包急救处理是
心包穿刺减压准备手术
解析:心包穿刺术:可即刻缓解心包填塞症状,改善血液动力学。穿刺部位常取剑突下或心前区第四肋间入路。这对于钝性伤所致的心包填塞呈缓慢型发展者,心包穿刺治疗后在严密监护下可暂时观察。若再出现填塞症状,应考虑手术探查。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v2wqq.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