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多发性大动脉炎
A
题目:女性,28岁。查体左上肢脉搏消失,右上肢脉搏正常,该患者可能是
解析:多发性大动脉炎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由于栓塞及动脉痉挛,导致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至消失;栓塞的近侧动脉搏动反而加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
蜘蛛痣
解析: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肝硬化多伴有蜘蛛痣。
[单选题]患者女性,39岁,主诉有闭经并有逐渐肥胖趋势,X线检查有异常骨质疏松现象,实验室检查:血钾2.5mmol/L,空腹血糖7.72mmol/L,血皮质醇(8:00am)增高并且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最可能的诊断是
肾上腺癌性Cushing病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为库欣病诊断。因肾上腺皮质腺癌时肿瘤自主大量分泌糖皮质激素而致的库欣病占总发病率的20%~25%。因GC病理性持续高水平,导致向心性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因同时伴肾上腺皮质性激素分泌增多,女性可见多毛、痤疮、月经失调,甚至男性化。临床生化检查可见血糖增高,血钾、钙降低,肾上腺皮质腺癌时因自主性分泌特点,无抑制反应,大剂量地塞米松无抑制反应。肾上腺瘤性Cushing病有部分正常肾上腺皮质可出现一定的抑制。
[单选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是
B淋巴细胞缺陷
解析:各种免疫缺陷病的相对发生率为:B淋巴细胞缺陷占50%;T细胞免疫缺陷占10%,联合免疫缺陷20%,吞噬细胞缺陷(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缺陷)18%,补体缺陷2% 。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分子的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
超变区
解析:超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淋巴细胞归巢( )
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循环
解析: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发育成熟后,经血流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并在全身和器官、组织以及炎症部位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淋巴细胞归巢(homing)是淋巴细胞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1)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的归巢;(2)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3)淋巴细胞再循环,即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后静脉进入淋巴循环,以利于免疫细胞接触外来抗原,然后再回到血循环;(4)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渗出。故正确答案为E。
[多选题]疫苗的基本要求是
安全
有效
实用
[单选题]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可能涉及的超敏反应包括
Ⅱ、Ⅲ型超敏反应
解析: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常见的Ⅱ、Ⅲ型超敏反应疾病,Ⅱ型超敏反应是链球菌感染引起肾组织的损伤;Ⅲ型超敏反应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2~3周后,由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如M蛋白,结合后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即引起Ⅲ型超敏反应。故正确答案为A。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v644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