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七厘散(胶囊) 云南白药(胶囊、片)

AB

题目:化瘀消肿剂中内服外用均可收效的有(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化瘀消肿剂--七厘散(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片)的用法用量"。(l)七厘散(胶囊)的用法用量:散剂: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胶囊剂:口服,一次2~3粒,一日1~3次;外用,以内容物调敷患处。(2)云南白药(胶囊、片)的用法用量①散剂: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病证,用酒送服;但月经过多、红崩,用温水送服。毒疮初起,服0.25g,另取药粉,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已化脓只需内服。其他内出血各病证均可内服。口服,一次0.25~0.5g,一日4次(二岁至五岁按1/4剂量服用,五岁至十二岁按1/2剂量服用)。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服保险子1粒,轻伤及其他病证不必服。②胶囊剂: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病证,用酒送服;但月经过多、红崩,用温水送服。毒疮初起,服l粒,另取药粉,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已化脓只需内服。其他内出血各病证均可内服。口服。一次1~2粒,一日4次(二岁至五岁按1/4剂量服用;六岁至十二岁按1/2剂量服用)。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服保险子1粒,轻伤及其他病证不必服。③片剂:刀、枪伤,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及未流血者用酒送服;妇科各病证,用酒送服;但月经过多、红崩,用温水送服。毒疮初起,服1片,另取数片碾细用酒调匀,敷患处,如已化脓,只需内服。其他内出血各病证均可内服。口服,一次1~2片,一日4次(二岁至五岁按1/4剂量服用,六岁至十二岁按1/2剂量服用)。(3)跌打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4)舒筋活血片(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片剂:一次5片,一日3次。胶囊剂:一次5粒,一日3次。(5)活血止痛散(胶囊、片)的用法用量:口服。散剂: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Sg,一日2次。胶囊剂: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4粒,一日2次。片剂: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3片,一日2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桑寄生不具有的功效是
  • 补肺止血

  • 解析:直接分析桑寄生的功效,桑寄生,能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安胎。故选B。

  • [多选题]国家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数量的依据有( )。
  • 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我国疾病谱的变化

  • 解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和数量调整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②我国疾病谱变化;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④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⑤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 [单选题]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著作是
  • 《温疫论》

  • 解析:《温疫论》明·吴又可撰于公元1642年。全书共2卷,补遗1卷。卷1载论文50篇,阐述瘟疫的病因、病机、证治,其主旨在论述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卷2收论文32篇,主要论述温疫的各种兼证。补遗1卷有成书后补人的“正名、伤寒例正误、诸家温疫正误”等篇。本书为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在温病温疫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面突破了《伤寒论》的原有框架,创立了辨治温疫温病的新理论,对后世温病医家有很大启发和影响。故此题应选C。

  • [多选题]温里药物具有的作用是( )。
  • 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温里药的性能功效"。凡药性温热,以温里散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本类药性温热,味多辛,或兼苦,或兼甘,主入脾、胃、肾、心经,兼入肝、肺经,主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补火助阳或回阳救逆,兼能化痰、燥湿、杀虫、止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E。

  • [多选题]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毒副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最小

    静脉给药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毒性比口服给药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 解析:本题考点是表面活性剂的毒性。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以阳离子型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毒性最小。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仅毒性较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有溶血作用,但一般较轻微。表面活性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毒性大于口服。外用时,表面活性剂呈现较小的毒性。所以选择CDE。

  • [单选题]秦艽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 解析:秦艽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zvr9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核医学医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