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抑制宫缩,促进胎儿肺成熟

A

题目:患者女,32岁。妊娠31周,少量阴道流血,以往曾有3次早产史。主要处理应是

解析:该产妇既往有流产史,妊娠31周出现流产征兆,应积极治疗,抑制宫缩,减少疼痛,避免胎盘剥离,制止继续阴道流血,促进胎儿肺成熟。左侧卧位,注意休息,并给予镇静剂、氧气吸入,给予止血剂,这些都是辅助治疗措施,不选B、C、E。任其自然,只会让病情恶化,D不正确。本题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引起左心室肥大
  •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 解析: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不会引起左心室肥大。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舒张期左心房室之间出现压差→长期血液积聚的压力升高可导致左心房扩张、肥厚→肺部长期淤血水肿、肺小动脉异常收缩痉挛→最终出现肺动脉高压→加重右侧心脏负荷,使右心扩张、肥厚、右心衰竭→三尖瓣可出现功能性关闭不全,但左室不受影响。二尖瓣关闭不全时:①收缩期:左室血反流至左房→左房负荷增大;②舒张期:左房大量血流向左室→左室负荷增大。梅毒性主动脉炎:可累及主动脉瓣或使瓣膜环扩大引起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心室舒张期,主动脉部分血液反流致左心室容积性负荷增加而发生代偿性肥大。高血压病: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导致左心室做功增加,至左室肥大。心肌病:主要是肥厚型心肌病,左、右心室都肥大。

  • [单选题]应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常用浓度为
  • 0.25%~0.5%

  • 解析: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0.25%~0.5%溶液,50~300mg

  • [单选题]绒毛膜癌最易转移至
  • 解析:绒毛膜癌侵袭破坏血管能力很强,除在局部破坏蔓延外,极易经血道转移,以肺最常见,其次为脑、胃肠道、肝和阴道壁。

  • [单选题]对肱骨外上髁炎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 Mills征

  • 解析: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为:①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屈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②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③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有时疼痛可牵涉前臂伸肌中上部。肱骨外上髁炎由于有肌筋膜炎,做该试验时疼痛明显。

  •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COPD急性发作伴发热。使用头孢他啶10天,体温曾降至正常,症状缓解3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检查发现口腔黏膜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此时抗生素拟改用
  • 两性霉素B

  • 解析: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深部真菌抗生素,目前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
  • ABO血型不合

  • 解析:首先,新生儿溶血病的定义为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ABO、MN、Rh血型不合性溶血属于此类。其中ABO溶血最为常见,约占85%;Rh溶血次之,约15%;MIV溶血极为少见,约占0.1%。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又名蚕豆病,为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患者平时无症状,在感染、缺氧、应用某些药物、食用蚕豆等情况时出现的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为黄疸,肝、脾大。一般1周后自限。而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编码红细胞膜的基因出现缺陷,使红细胞由双凹圆盘形变为球形,经过脾时易被破坏而出现贫血,黄疸,肝、脾大,一般婴儿或幼儿期确诊。可见A、B选项均不符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定义,故选E。

  • [单选题]属于产褥期血液系统变化的是
  •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高

  • 解析: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一般1~2周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水平于产后1周左右回升。淋巴细胞稍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2d02l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CT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