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烦躁、嗜睡

D

题目:患者男,8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提示肺性脑病的先兆是

解析: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最突出表现为并发心力衰竭。由肺血管疾患引起的肺心病则以心力衰竭为主,呼吸衰竭较轻。Ⅱ型呼吸衰竭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尤甚,发绀明显。常有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神志恍惚、谵妄、躁动、抽搐、生理反射迟钝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因乳腺癌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得知自己儿子因患急性肾炎住院需要照顾,就立即放弃自己的治疗去照顾儿子,这种情况属于( )
  • 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 [单选题]为补充累积损失量,高渗性脱水患儿需要补充的液体是
  • 1/3张溶液

  • 解析:补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低渗性脱水补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2张液体,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液体。所以选择C。

  • [单选题]3级高血压是指血压范围为( )
  • 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 解析: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 [单选题]患者女,24岁。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部隐痛1周。近3天腹痛加剧,出血量增多。检查:宫口已开,子宫如孕7周大小,尿妊娠试验(-),可能性最大的是
  • 难免流产

  • 解析:难免流产指流产已不可避免。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此时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重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本题中患者的症状体征与B相符。故选B。解题关键:难免流产指流产已不可避免。阴道流血量增多,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

  •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因尿毒症收入院,查 Hb 60g/L,可能与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是
  • 贫血

  • 解析:尿毒症患者,与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是贫血。引起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衰竭后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促红素是一种糖蛋白,大部分由肾脏产生。促红素的作用是促进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生成前驱细胞,使网织红细胞增生,从而转化为红细胞。故答案选择E。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时,主要症状为
  • 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 解析:1.症状(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 [单选题]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动时需要帮助的骨折病人,应采用的功能锻炼方法为
  • 助力运动


  • [单选题]某护士正在为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讲解如何保护手臂上的留置针。此时护患关系处于
  • 结束期

  • 解析:护患关系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分为初始期、工作期和结束期三个阶段,初始期又称熟悉期,是护士和患者初识阶段。工作期是护士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阶段。结束期是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或基本康复,可以出院修养的阶段,此期工作重点是与患者共同评价护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尚存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本题患者已经好转,需要出院修养,护患关系处于结束期,选D。

  • [单选题]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女性绝经期前

  • 解析: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即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等。在这些因素中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及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比较明确,其它危险因素,如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半胱胺酸血症,肥胖等目前都还在深入研究中。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0dr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CT技师 公卫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