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女,18岁。5天前出现右下颌智牙冠周炎,已行抗感染治疗3天。检查见开口度正常,智牙正位,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上颌智牙正位萌出。该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 正确答案 :A
  • 远中龈瓣切除

  • 解析:患者已行抗炎治疗3天,急性期已过,故可不考虑急性期应急处理。口腔检查见智牙正位且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说明有足够的位置使智牙萌出,且上颌智牙正位萌出,最佳的方案是保留上下颌智牙,仅将下颌智牙的远中龈瓣切除。故选A。

  • [单选题]抗生素治疗牙周病的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D
  • 尽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 [单选题]根尖手术中发生术后并发症少,没有疤痕的瓣膜设计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D
  • 扇形瓣膜


  • [单选题]X线片上正常牙槽骨骨纹排列
  • 正确答案 :E
  • 上颌呈颗粒状,下颌牙间呈水平状,根尖部呈放射状


  • [单选题]下列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 [单选题]有一颌面部损伤患者,伤后一周来院,临床检查发现面部伤口红肿,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确诊为伤口感染,应采取如下哪种治疗措施
  • 正确答案 :D
  • 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处理

  • 解析:没有明显化脓性感染或者组织坏死的伤口可以充分清创、严密缝合;可能发生感染的伤口可放置引流条;已发生明显感染的伤口不应做初期缝合,可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处理。

  • [单选题]患者男,29岁。3天前因"右上唇痈"入院治疗,今晨起体温急剧上升达39.5℃,相继出现头痛伴恶心,右球结膜淤血,右眼球前突及眼球运动受限。应考虑并发了
  • 正确答案 :E
  •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 解析:患者的痈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此处静脉常无静脉瓣,有感染时易在静脉内形成血栓,使血液发生逆向流动,经眼上静脉,通向颅内的海绵窦,从而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本题中患者体温上升,出现神经系统受激症状,同时出现了眼部的并发症状,更应考虑本病。故选E。

  • [单选题]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共同临床特征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性别差异

  • 解析: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组异常的免疫反应,尽管各型变态反应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这组疾病仍具有共同的临床特征:发作性,常于抗体接触过敏性抗原后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如药物过敏性口炎;复发性,可于数天、数月和数年内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与以前相似,如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可逆性,一次发作后可自行缓解,或出现相当时间的静止期;肉芽肿性唇炎在早期往往有可逆性,肿胀的唇组织可完全消退至正常;变态反应病患者具有特应性,即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才发生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有发作的间歇性,两次发作期间有一段病情相对稳定期,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脱离变应原接触的时间。

  • [单选题]一患者因工伤致使左面下部肿胀,皮下淤血,口内检查发现左侧后牙有早接触。X线片显示左侧颏孔区骨折,前骨折段向下后方移动,并稍偏向患侧,这是由于
  • 正确答案 :C
  • 双侧降颌肌群的作用

  • 解析:一侧颏孔区骨折,前段因为双侧降颌肌群作用向下外方移位,后段因为单侧升颌肌群作用,向上内方移位。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30余年,多见于唇、颊、舌等部位,每次10余个不等,近3年来发作频繁,几乎无间歇期。溃疡较大,愈合时间长,舌部有瘢痕形成。此次悬雍垂出现一大面积的溃疡已4周,疼痛影响进食来诊,查外阴、生殖器无病损。该病所属类型是
  • 正确答案 :C
  • 腺周口疮

  • 解析:发作频繁,一大面积的溃疡,持续时间4周,疼痛明显,有瘢痕形成,诊断为腺周口疮,所以C正确。轻型口疮、口炎型口疮的溃疡小,持续时间短,无瘢痕形成,所以A、B错误。无生殖器病损,所以D错误。唇疱疹表现为成簇小水疱,糜烂,所以E错误。故此题选C。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7mv3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卫生毒理(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核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传染病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