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我国从何时开始试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 正确答案 :B
  • 2000年1月1日

  • 解析:2000年1月1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标志中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国家药监局依据该办法,还公布了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OTC ,制定了对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药品进行审核登记工作的规定,印发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并在部分城市和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品分类管理的流通试点工作。在试点药店中确定了药品分类管理示范药店。

  • [单选题]以下处方“后记”的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药品使用方法

  • 解析:后记包括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使用方法是处方正文内容。

  • [单选题]毛果芸香碱属于
  • 正确答案 :C
  • 抗青光眼药

  • 解析: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包括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滴眼后,缩瞳作用于10?30分钟出现,维持4?8小时;最大降眼压作用约75分钟内出现,维持4?14小时;可缓解或消除青光眼症状。与毒扁豆碱比较,毛果芸香碱作用温和而短暂,水溶液较稳定。也可用于唾液腺功能减退。口服片剂(SALAGEN)可缓解口腔干燥症。

  • [单选题]细菌的核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也称为
  • 正确答案 :A
  • 细菌染色体

  • 解析:细菌染色体也是细胞的核质:由一条双股 环状DNA分子组成,附着在横隔 中介体或细菌膜上。细菌染色体无 组蛋白包绕。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真核细菌不同,无 内含子,转录后形成的mRNA不必再剪切、拼接,可直接翻译成多肽。细菌染色体 DNA的复制,在大肠杆菌已被证明是 双向复制。

  • [单选题]下述剂型稳定性考察项目要检查沉降容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混悬剂

  • 解析:答案:A。混悬剂稳定性考察项目要检查沉降容积。

  • [单选题]下列不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药物合成

  • 解析: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优质的制剂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作用.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新技术;开发新机型和新制剂;开发新型的药用辅料;整理与开发中药新品种;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制药机械和设备。

  • [单选题]以下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呋喃唑酮

  • 解析:呋喃唑酮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为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葡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在一定浓度下对毛滴虫、贾第鞭毛虫也有活性。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氧化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

  •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滴"系指
  • 正确答案 :D
  • 20℃,1.0ml水相当于20滴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中国药典规定"溶液的滴"系指20℃,1.0ml水相当于20滴。本题选D。

  •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动作电位2期较长

  • 解析:答案:C。本题要点是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1、2、3和4期五个过程。①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O期,在适宜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静息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该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似;②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1、2和3期。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200~300ms。1期又称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2期又称平台期,复极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动作电位比较平坦。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期,膜内电位快速下降到-90mV,完成整个复极过程;③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

  • [单选题]下列哪类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药
  • 正确答案 :B
  • 青霉素类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92mmw.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临床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