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表证寒热的轻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

D

题目:以下关于寒热主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寒热,即恶寒发热,是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及机体阳气,所以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卫阳郁而不宣,郁久化火,所以发热,同时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同,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故此题应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天麻和全蝎主治病证的是
  • 肝阳眩晕

  • 解析:蝎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治疗急慢惊风、破伤风、中风面瘫、疮痈肿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等,全蝎不能治疗肝阳眩晕;天麻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作用,治疗肝风内动、惊痈抽搐、急慢惊风、破伤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治疗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水肿腹胀,最佳的药物是
  • 薏苡仁

  • 解析:薏苡仁能健脾止泻,利水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滋腻,可治疗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以及脾虚泄泻;还能清热排脓、除痹,治疗肺痈、肠痈以及湿热痹证、脚气浮肿等

  • [单选题]吴茱萸善治的头痛是
  • 厥阴头痛

  • 解析:吴茱萸既善散寒止痛,又疏肝行气。治中寒肝逆之厥阴头痛、吐涎沫者,常配人参、生姜、大枣,如吴茱萸汤。

  • [单选题]为提高驱虫药的疗效,当配合服用的药物是
  • 泻下药

  • 解析:服用驱虫药可麻痹或杀死虫体,使虫排出体外,能得到根本治愈。对于体虚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驱虫时一般在空腹时服用,以便使药物与虫体易于接触,更好的发挥驱虫效果。常配伍泻下药,促虫排出。部分驱虫药毒性较大,孕妇慎用。常用的驱虫药有苦楝皮、使君子、槟榔、南瓜子和雷丸等。

  • [单选题]吗啡注射剂用于治疗门诊癌症晚期患者时,处方1次不得超过
  • 3日剂量

  • 解析: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注射剂处方1次不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1次不超过15日剂量,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1次不超过7日用量。

  • [单选题]镇肝息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主要用意是
  • 疏肝理气

  • 解析:镇肝息风汤为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剂。方中怀牛膝为君药,引血下行,并能滋养肝肾。赭石、龙骨、牡蛎、龟板潜阳息风,共为臣药。白芍、玄参、天冬滋阴养肝;川楝子、茵陈、生麦芽清泄肝热,条达肝气,以利于肝阳的平降镇潜,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并能和中益胃,防金石类药物碍胃,为佐使药。全方重用镇潜诸药,配伍滋阴之品,镇潜以治其标,滋阴以治其本,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故此题应选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gd8wq.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