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题目:患儿,男,10岁。近半个月多食、多饮、多尿,人渐瘦,经查尿糖(+++)及空腹血糖16mmol/L,确诊为儿童1型糖尿病。

解析:1.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必须胰岛素治疗。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2”知识点进行考核】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除多尿、多饮、体重减少外,还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并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征象: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有酮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随即可出现嗜睡、昏迷甚至死亡。所以选择A。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2”知识点进行考核】 3.尿酮体阳性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有肾脏的继发损害。 【该题针对“儿科-实践能力2”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家庭权力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决策过程须视其成员的个性、角色、能力、家人认同而定

    权力来源指的是最后做主的人

    权力结果是家庭产生共识而采取的行动方式

    反映权力在家庭外部的分布情况

  • 解析:家庭权力结构是反映权力在家庭内部的分布情况,决策时谁的作用最大,谁的作用次之,包括权力来源、权力结果和决策过程 。权力来源须视其成员的个性、角色、能力、家人认同而定 。权力结果指的是最后做主的人 。决策过程是家庭产生共识而采取的行动方式 。故选BCDE。

  • [多选题]早产儿呼吸暂停具备的条件是
  • 出现青紫

    伴有心率减慢

  • 解析:早产儿均出现呼吸暂停≥20 s,或呼吸停止时间 <20 s 同时伴有心率<100 次/min; 伴有面色青紫、心率减慢

  • [多选题]在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
  • 已感染的患者

    病原携带者

    自身感染患者

    动物感染源

    医院环境

  • 解析:在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已感染的患者、病原携带者、自身感染患者、医院环境、动物感染源等。故选ABCDE。

  • [多选题]建设性冲突中由于信息传递渠道的障碍,影响沟通的因素有
  • 传递障碍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了改变

    传递层次的障碍

    传递手段障碍


  • [多选题]制定护理标准的第一步是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
  • 国内外有关标准资料

    标准化对象的历史和现状

    相关方面的科研成果

    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的统计资料


  • [多选题]风湿热的治疗原则是
  • 控制感染灶

    用青霉素不少于2周

    抗风湿用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

  • 解析: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消灭链球菌及清除感染病灶2、抗风湿治疗,用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临床症状及缩短临床病程;3、用青霉素不少于2周,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改善疾病预后;

  • [多选题]关于麻疹的预防,叙述正确的是
  • 患者隔离一般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从第1天起隔离观察直至出疹后21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用过被动免疫制剂者,应延长隔离期至28天

    易感儿接触患儿后5天内肌内注射麻疹疫苗球蛋白,可使其免于发病

  • 解析:1.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2.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3.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 [多选题]婴幼儿肌内注射的最佳部位是 ( )
  • 臀中肌

    臀小肌

  • 解析:2岁一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用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 [多选题]下列符合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原则的是
  •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

    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

    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

  • 解析: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应注意是否用了足够的剂量维持了充分的时间,剂量不足和过早的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 。通常认为足量药物维持6~8周后,无效才考虑更换药物 。药物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具体用药原则为: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小剂量给药,以后逐渐增加剂量 。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每日1次或2次给药,急性患者也可3次或多次给药,治疗量因人而异,需要高度个体化,症状缓解后,需要维持量治疗。故选ABDE。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m1z7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