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
F
题目: 玲玲,女性,13岁。父母是山西人,7年前到上海务工,全家搬迁至上海。在学校,玲玲感到她像个局外人,尽管她有三四个朋友。因为她不能说地道的上海话,玲玲觉得有同学会嘲笑她的说话发音,认为她是“外乡人”。而她经期不适也因为“不好意思”而忌医。她和同学、甚至老师的沟通越来越少。近来,玲玲开始频繁上网,每天会有4小时左右泡在网吧,学习成绩明显下滑,玲玲对父母的劝说无动于衷,甚至出现逃学现象。
解析:艾瑞克森认为,自我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了一个人格中的“危机”和阶段中发展的议题,它不仅对该阶段的发展特别重要,而且在以后的生命中,该议题仍会在某种程度上持续着。其中婴儿期是指0~1岁的小儿,发展的危机是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中心任务是与照顾者(主要指父母)建立信任感,此期的婴儿完全依赖他人料理生活,如果获得了爱抚和良好的照顾,则会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恐惧、退缩、哭闹和烦躁不安等。幼儿期是指1~3岁,发展的危机是自主与羞愧或疑惑,中心任务是适时地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在幼儿期,小儿开始学习穿衣、吃饭等自理活动,并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有一定自主性,如家长长期迁就孩子,会使小儿常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此期过分限制或否定幼儿的自主行为,则会使其产生羞愧和疑惑,停止各种尝试和努力。学龄前期是指3~6岁儿童,发展的危机是自动自发与退缩内疚,中心任务是获得主动感,体验目标的实现,此期小儿的活动和语言能力增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喜欢智力和体力活动,喜欢问问题,爱表现自己。当其发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或违规时,会产生内疚感。学龄期是指6~12岁,发展的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中心任务是获得勤奋感。此期儿童已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不但具备一定知识,且有了较规范的行为,学业上的成功体验可促进勤奋感的建立,过多的经历失败会产生自卑感。青春期是指12~18岁,发展的危机是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中心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此期他们需要从周围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追求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观念的统一,获得自我认同感。如果发展障碍,会产生角色混乱,迷失、彷徨。青年期18~35岁,发展的危机是亲密与孤立,中心任务是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友谊、亲情和婚姻关系,从而建立亲密感。中年期是指35~65岁,发展的危机是繁殖感与停滞,中心任务是养育下一代,获得成就感。中年期患者心理负担较大,对工作、家庭担忧较多。老年期是指65岁以上,发展的危机是自我整合与绝望,中心任务是建立完善感。此期机体各器官逐渐老化,并从重要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中隐退,应注重尊重、理解和关心老年人,帮助其正确面对老化和疾病的现实,耐心倾听其诉说,帮助克服抑郁、悲观等情绪。此题中按照玲玲的年龄属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阶段。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F。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