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癌

B

题目: 患者,男,46岁。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0年。现出现持续性肝区疼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查体:营养不良,腹部结块,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祛湿法的作用是( )
  • 宣通气机

    运脾和胃

    通利水道


  • [多选题]对于尿潴留的癃闭患者,除内服药外,尚可外治法有
  • 探吐法

    取法

    外敷法

    导尿法

    针灸


  •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除外半夏、厚朴,还有
  • 茯苓、生姜、苏叶


  • [单选题]《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 热甚而强食之

  • 解析:《素问·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饮食宜忌,主要是禁多食、肉食,以防热遗与病复发。

  • [多选题]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迁肝,在病毒复制时可见
  • HBsAg阳性

    抗HBc-IgM阳性

    HBV-DNA阳性

    HBeAg阳性


  • [单选题]先煮大黄的方剂是
  • 大陷胸汤


  • [多选题]厥证的主要病因为
  • 体质因素

    情志因素

    饮食失宜

  • 解析:引起厥证的病因较多,常在素体亏虚或素体气盛有余的基础上,因情志内伤、久病体虚、亡血失津、饮食不节等因素诱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 [多选题]瘿病的病因有
  • 情志内伤

    水土失宜

    体质因素

    饮食失宜

  • 解析:瘿病的病因有:1.情志内伤: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2.饮食及水土失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是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发为瘿病。3.体质因素:妇女以肝为先天,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滞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常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 [单选题]伤寒论共有113方,下列哪方为有方无药:
  • 禹余粮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nvv9.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