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查处方,对姓名、年龄、科别 查药名,对药名、对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ABCD

题目:药师调剂处方时“四查十对”的内容是

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名,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故选A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易沉淀的中药剂型有
  • 酒剂

    针剂

    口服液

  • 解析:沉淀,是液体制剂的一种常见变质现象。中成药的液体制剂,在温度和pH的影响下易发生沉淀,常见的剂型有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故此题应选ABC。

  • [单选题]不入汤剂只入丸散的中药是( )。
  • 血竭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血竭的用法用量"。(1)桃仁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捣碎;或入丸散。(2)干漆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入丸散,每次0.06~0.1g。宜烧枯或炒至焦枯黑烟尽,以减其毒性。(3)五灵脂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布包;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活血止痛宜生用,化瘀止血宜炒用。(4)血竭的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入膏药内贴敷。(5)没药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研末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单选题]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
  • 民事责任

  • 解析: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故选C。

  • [单选题]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药物,这是因为
  • 气能生血

  •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对气血关系的理解。血的组成和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的作用,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弱。所以在治疗血虚患者时,于补血同时加用益气药,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 [单选题]射干的功效是
  • 利咽化痰

  • 解析:本组题考查常用清热解毒药的功效。射干: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 [单选题]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品种中,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的是
  • 市场上没有供应的经典方剂

  • 解析:本题考查医疗机构制剂的申报。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第三条: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刷的固定处方制剂。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一)市场上已有供应的品种;(二)含有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活性成分的品种;(三)除变态反应原外的生物制品;(四)中药注射剂;(五)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 [单选题]伤食多见
  • 恶闻食臭

  • 解析:本组题考查脾胃辨证及临床表现。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为食欲减退,属胃强脾弱。嗜食生米、泥上等异物,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尤多见于小儿。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 [多选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分析评价结果,采取的处理方式有
  • 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

    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该药品

    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布

  • 解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分析评价结果,可以要求企业开展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研究;必要时,应当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药品等措施,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将有关措施及时通报卫生行政部门。故选A、B、C。建议考生运用口诀"国药停召改书销件"准确记忆。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vggn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DSA技师 临床专业知识 中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