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回盲部

C

题目: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5岁,腹泻与便秘交替2个月,伴午后低热。腹软,未扪及包块。PPD试验(+++)。B超提示腹腔积液。

解析: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回盲部,因含结核杆菌的肠内容物在此停留时间长和此部位淋巴组织丰富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哪些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 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

    血酮体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

    碱剩余负值增大

    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

  • 解析:血液检查:(1)血糖:血糖增高,多数为16.65~27.76mmol/L(300~500mg),有时可达36.1~55.5mmol/L(600~1000mg)或以上,血糖>36.1mmol/L时常可伴有高渗性昏迷。(2)血酮:定性常强阳性。但由于血中的酮体常以β-羟丁酸为主,其血浓度是乙酰乙酸3~30倍,并与NADH/NAD的比值相平行,如血以β-羟丁酸为主而定性试验阴性时,应进一步作特异性酶试验,直接测定β-羟丁酸水平。DKA时,血酮体定量一般在5mmoL/L(50mg)以上,有时可达30mmol/L,大于5mmol。(3)血气分析碱剩余增大,缓冲碱明显减低(<45mmol/L=,SB及BB亦降低。(4)阴离子间隙:DKA时,由于酮体增加,中和HCO3-,阴离子间隙增大。

  • [多选题]关于二期肝性脑病的说法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阳性

    脑电图异常

  • 解析: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击样震颤,脑电图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有扑击样震颤及明显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无扑击样震颤。浅昏迷:生理反射可有,肌张力增高;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结合题干符合二期的是BCDE。A属于一期特点故错误。

  • [多选题]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 肝性脑病

    自发性腹膜炎

    上消化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

    原发性肝癌

  • 解析:(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如由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常突然发生且出血量较大,常引起休克、肝昏迷,病死率约30-70%;部分患者出血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有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急诊胃镜可明确出血病因。(2)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发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G-杆菌引起。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腹痛、腹水增长迅速,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起病缓慢者可有低热、腹胀或腹水持续不减。查体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3)肝性脑病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病死原因。 (4)肝肾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肾衰竭。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5)原发性肝癌相当多的原发性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当肝硬化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肝脏进行性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肝脏发现肿块、腹水转变为血性等,特别是甲胎蛋白增高,应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6)水电解质酸碱紊乱(7)肝肺综合症

  • [多选题]肝性脑病时,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升高的是
  • 芳香族氨基酸

    血氨

  • 解析:1..血氨测定 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2.若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浓度增高,两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显。能同时测定GABA也常增高。故BD正确。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从病理形态上大体可分为
  • 弥漫型

    结节型

    块状型

  • 解析:块状型最多见,结节型较多见,弥漫型最少见。

  • [多选题]关于增生型肠结核的病理改变,正确( )
  • 大量结核肉芽肿

    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局部肠壁增厚、僵硬

    可见瘤样肿块突入肠腔

  • 解析:增生型肠结核 常见于盲肠和升结肠。初期局部水肿、淋巴管扩张。慢性期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主要在粘膜下层,呈大小不等的结节,严重者呈瘤样肿块突入肠腔并形成肠狭窄,甚则引肠梗阻。病变的肠段变窄增厚,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肿块。回肠往往因盲肠慢性梗阻而扩大。故选:BCDE。

  • [多选题]结核性腹膜炎产生腹泻的原因可能( )
  • 腹膜炎所致肠功能紊乱

    伴发的溃疡性肠结核

    干酪型腹膜炎并发肠管内瘘

    广泛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 解析:本病主要是由于腹腔内结核病灶如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等病灶的结核杆菌直接蔓延至腹膜。少数病例可由于腹腔内干酪坏死结核病灶破溃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偶见肺结核或体内其他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感染腹膜。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通常是由于腹膜炎症刺激所致,也可因肠曲间瘘管形成所引起。故选:ABC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007j2.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核医学技师 LA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