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A
题目:患者,男性,45岁。嗜酒,因呕血与黑便10h来院急诊。否认胃病与肝炎史。体检:腹壁静脉显露,腹部无压痛。有少量腹水,肝脾未满意扪及,血压16/10.4kPa(120/78mmHg)。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胃泌素的主要作用
兴奋壁细胞分泌胃酸
兴奋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加
促进胃排空
解析:食物入胃后,经1/2-1小时,可引起大量的胃液分泌,持续时间较长。实验证明,这是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等化学刺激作用于幽门部黏膜,通过局部神经丛的反射作用,使该处的G细胞分泌一种特殊的激素——胃泌素,它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胃,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十二指肠上段的黏膜也能产生胃泌素。胃泌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但也在较小的程度上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因此是实现胃液分泌的体液调节的重要一环。此外,胃泌素还能刺激胰液和胆汁分泌,使胃运动增强、食管括约肌收缩和回盲部括约肌舒张,能减少小肠对水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吸收,以及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等作用。胃泌素和迷走神经之间还具有相互加强的作用。
[多选题]嗜酸细胞胃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腹腔积液
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
解析:表现为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焦虑、肠梗阻、腹水等慢性症状,有些病人的症状可持续多年。故全选。
[多选题]可以导致布加综合征的易栓因素包括( )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因子V变异
抗凝血酶Ⅲ缺乏
蛋白C和S缺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解析:1. 抗心磷脂抗体可用于习惯性流产、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和狼疮脑病的辅助诊断。2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是人类凝血因子V的一种基因突变,它可以导致高凝状态的发生。3.某些遗传性易栓症(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进伴有动脉血栓形成危险度的升高。4.. AT-Ⅲ活性减低提示存在相关抗凝血因子水平异常,可能为易栓症,易栓症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5. )蛋白C和S缺乏症:主要症状是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深部静脉。故全对。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是
门脉高压症
肝淋巴液回流障碍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解析:(1) 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2) 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3) 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故ABC正确。
[多选题]结核性腹膜炎腹水可为( )
草黄色渗出液
淡血色
乳糜性
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可接近漏出液
腹水蛋白含量在30g/L以上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为渗出液,多为草黄色,也可出现淡血色、乳糜性,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可接近漏出液、腹水蛋白含量在30g/L以上。故选:ABCDE。
[多选题]根据罗马Ⅲ的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
餐后饱胀不适
早饱
上腹痛
上腹烧灼感
解析:根据罗马Ⅲ的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故选:ABCD。
[多选题]卫气的主要功能有( )
护卫肌表以防外邪入侵
温煦脏腑、肌肉和皮毛
调节肌腠开合和汗液排泄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阴虚证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越鞠丸
柴胡疏肝散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09m6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