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常规 血培养 尿常规 粪常规

ABCD

题目:患者女性,24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就诊。既往史:风湿性心脏病病史5年。查体:T38.6℃,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足趾见2个紫红色结节,有压痛。

解析:1.A、C、D为常规检查项目,血培养为寻找发热的病原体。心脏B超了解心脏搏动和血流情况。 2.A、B、D、E、F均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3.草绿色链球菌为革兰阳性链状球菌,触酶阴性,α溶血,对optochin及杆菌肽不敏感,胆汁溶菌试验阴性。 4.本题考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A、B、C可确诊,D、E、F只能疑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5.A、B、C、D、E均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F不利于血液中致病菌的检出,且易诱发耐药菌产生及二重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侧向检测器与激光束的方向( )。
  • 垂直


  • [多选题]双参数直方图包括 ( )
  • 点图

    二维等高图

    假三维等高图


  •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组成
  • 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 解析: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Ig分子由4条肽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即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和几对二硫键连接成四肽结构,是构成Ig一个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 [单选题]女性,30岁。既往体健,不规则发热1个月余,最高38.4℃,最低37.5℃,清晨体温正常。在分析病因时,下列哪种最不可能
  • 真菌感染

  • 解析:病人近1个月表现为长期低热。引起长期低热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间脑综合征、恶性肿瘤及功能性低热等。真菌有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正常健康人很少感染深部真菌病,几乎全部是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者的医院内感染,常见诱因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症,以及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各种导管等。深部真菌感染大多发生在原发疾病的病程后期,病情进展慢,毒血症症状轻,有时仅表现为低热。本例为一既往健康的中年低热患者,在考虑病因时,深部真菌感染几乎不可能。

  • [单选题]B细胞功能检测中,既可以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以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解析: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是既可以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以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

  • [单选题]目前应用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国际标准株为( )
  • MO45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41r3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计划生育(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