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帮助照顾患儿的饮食起居
D
题目:患儿,男,4岁。因不规则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入院治疗。护士在护理患儿过程中,体现护士照顾角色的行为是
解析:护士的角色分为照顾者、计划者、管理者、咨询者、协调者、教育者和研究者等,其中帮助照顾患儿的饮食起居属于照顾者角色行为(D对),对患儿和其陪护的母亲进行健康教育属于教育者角色行为(A错),与患儿的母亲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属于计划者和咨询者角色行为(B错),做好病区内物品的管理属于管理者角色行为(C错),做好入院介绍属于介绍者角色行为(E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甲亢病史3年,经内科治疗无效,准备行手术治疗,用抗甲状腺药加碘剂作术前准备。此时患者的脉搏应控制的最佳范围是
70~90次/分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前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①保持安静休息:把病人安置在通风、安静的病室,避免和病情危重的病人同住一室,以免刺激病人。病人休息时避免各种干扰。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和安眠药物。②卧位:睡眠时垫高枕头侧卧,颈部微屈,以减轻肿大的甲状腺对气管的压迫。③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鼓励多饮水,以补偿机体的过度消耗。忌浓茶、咖啡、烟酒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保护角膜:对突眼病人应限制饮水,减轻眼部肿胀。眼睑闭合不全时,可戴有色眼镜;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眠时可戴眼罩或涂抗生素眼膏,避免干燥,预防感染。(3)药物准备: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通常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停服能够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的抗甲状腺药物,改服碘剂。碘剂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还能减少甲状腺血流量,从而使腺体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常用的碘剂为复方碘化钾溶液(Lugols液),用法是每日3次,每次3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日3次,每次16滴为止,维持至手术日医|学教育网整理。但服用碘剂一般不要超过3周,当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BMR低于+20%,脉率稳定在90次/分钟以下,脉压接近正常,腺体缩小变硬时,应及时手术。凡不准备手术的病人,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单选题]临产后最主要的产力是
子宫收缩力
解析: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过程的始终。腹肌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主要辅助力量,在第三产程中可促使胎盘娩出。肛提肌收缩力在第二产程中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和仰伸等作用,并在第三产程中协助胎盘娩出。
[单选题]关于麻疹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解析:麻疹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后5天均有传染性,麻疹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避错:部分考生易误选E,本病的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故E正确,麻疹患病后或预防接种后可获终生免疫,故C正确,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故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A正确,麻疹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的污染而传播,B说法错误,故选择B项。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9年,拟择期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加碘剂。护士与患者交谈时,应采用的距离是
50~100厘米
解析: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距离为0.46-1.2m,此距离为亲密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vppq.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