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D

题目: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

解析:突触前抑制是指引起兴奋性突触传递效应减弱的抑制,其原因是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处有与另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形成的轴一轴突触,当这个神经元的冲动到达,引起轴一轴突触活动时,可使兴奋性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到达所引起的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传递效应减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确诊早期妊娠的依据是
  • B型超声检查

  • 解析:超声检查是诊断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

  • [单选题]女性,44岁,5天来高热,腰痛伴尿频、尿痛、尿急,曾口服环丙沙星两天不见好转。既往无类似发作史,1个月前曾发现肾盂结石未积极治疗。查体:体温39℃,右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WBC 20~30个/HP,偶见白细胞管型,尿比重1.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 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 解析:中年女性急性发病,高热、腰痛和尿路刺激征(尿频、尿痛、尿急)等是典型的尿路感染的表现。尿化验白细胞增多也支持尿路感染,由于腰痛、右肾区有叩击痛、尿化验有蛋白和白细胞管型,因此支持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结合既往曾有肾盂结石,即尿路有器质性梗阻,所以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 [单选题]男,28岁。双下肢进行性无力3天。现无法上楼,尿储留。有冶游史,2周前感冒。查体:胸4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   0,蛋白100mg/L,糖和氧化物正常,RPR阴性。MRI示胸4~9脊髓略增粗,T2加权像见条索状高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脊髓炎

  • 解析:患者有前驱感染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考虑为急性脊髓炎可能性大。

  • [单选题]关于指压法压迫止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手指出血时,指压法压迫止血点在手指的前、后面

  • 解析:活体可触及搏动的动脉及其压迫止血方法:面动脉可于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摸到动脉搏动,可在此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体进行面部出血时的止血。颞浅动脉可在耳屏前方、颧弓根部浅面摸到动脉搏动,可在此处将颞浅动脉压向颧弓进行颞区出血时的止血。肱动脉可在臂部肱二头肌内侧沟内或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搏动,在此处可将肱动脉压向肱骨进行前臂、手部出血的急救止血。指掌侧固有动脉可在指根部两侧触及该动脉搏动,在此处可将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动脉压向指骨,进行手指出血的急救止血。因此,A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 [单选题]经药物治疗症状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加用安坦、金刚烷胺、溴隐亭和苯海拉明,但近来症状突然波动交替出现加重和缓解两种状态,伴有异动症。此现象为哪种药物的副作用
  • 左旋多巴

  • 解析: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该病是一种常见子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用药后出现症状突然波动性的加重和缓解两种状态,为左旋多巴药效的波动性(“开-关”效应)。

  • [单选题]有长期咳嗽史病人,其心电图QRS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时钟转位,RVI+SVS≥1.05mv,PⅡ>0.22mv,最可能的诊断是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zw5pq.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内科学(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执业药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