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免疫自稳
D
题目: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哪一项免疫功能损害所致
解析: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16岁。发热伴头痛,恶心2天,于8月10日入院。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查体:T39.6℃,BP120/80mmHg。精神萎靡,定向力差。颈抵抗(+),克氏症及巴氏征均阳性。该患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大脑皮质及丘脑
解析:患者头痛、发热、呕吐,再加上精神差,问话不能回答,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阳性,可诊断为脑膜脑炎,该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在大脑皮质及丘脑。
【避错】小脑受累主要出现头晕症状,查体有共济失调体征。脑干病变不会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体征。
[单选题]女,45岁。尿频、尿急、尿痛2天,伴高热、寒战、腰痛半天。查体:T39℃,BP110/70mmHg。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RBC2~5/HP,WBC40~5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肾盂肾炎
解析:患者有膀胱刺激征,伴高热、寒战、腰痛,左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阳性,RBC2~5/HP,WBC40~50/HP,符合急性肾盂肾炎诊断。
[单选题]男性,40岁,血吸虫性肝硬化伴严重脾肿大及血小板减少,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胃镜示食管静脉重度曲张。该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解析:本例为血吸虫肝硬化、脾肿大脾亢(血小板减少)、门-腔静脉交通支扩张(食管静脉重度曲张),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既往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为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术式应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首选,该术式对病人打击较小,能达到即刻止血,又能维持入肝血流,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生存质量高,而且操作较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又因患者有脾功能亢进,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单选题]男性,28岁,左胸外伤,胸痛,气促,痰中带血,R36次/分,P110次/分,Bp14.7/10.6kPa(110/80mmHg),躁动,气管明显右移,左胸前壁有3cm×3cm大小反常呼吸区,可触及广泛的皮下气肿,左胸叩诊过清音,左胸呼吸音弱,首要的处理为
左胸放置闭式引流
解析:患者躁动,气管明显右移,左胸前壁有3cm×3cm大小反常呼吸区,可触及广泛的皮下气肿,左胸叩诊过清音,左胸呼吸音弱应该是有张力性气胸,应该先放置闭式引流,避免病情加重
[单选题]关于FA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只传递电子,不传递质子
解析:FAD是递氢递电子体,能传递2H、2e。
[单选题]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猪
解析: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猪。
[单选题]休克在微循环衰竭期最突出的情况是:
血管内高凝状态
解析:1.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代偿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②真毛细血管网关闭。③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④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2)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①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②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③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而脑动脉由于受舒血管代谢物影响舒张;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2.微循环瘀血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1)傲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降低不明显),血管运动现象减弱。②真毛细血管网开放。③微循环灌多于流(多灌少流)。④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或聚集,使微循环瘀血缺氧加剧。(2)休克期微循环失代偿的后果:①心输出量的降低。②动脉血压急剧下降。③心脑供血减少。3.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转期)(1)微循环的变化。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②真毛细血管内血液瘀滞。③微循环麻痹(不灌不流)。④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zw7m2.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