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羟丙基纤维素
A
题目:下列为固体分散体中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是
解析:羟丙基纤维素:化学式:C36H70O19外 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分子量:806.9296英文名:Hydroxypropyl cellulose中文名:羟丙基纤维素1、溶解于水:A、将HPC慢慢加入到剧烈搅拌的水中,直到完全融解为止,如果将全部物料加入将难于溶解;B、取预定水量的20-30%加热到60℃以上,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将HPC慢慢加入,待所有HPC加入后,再将剩余的80-70%的水加入,可完全溶解。2、溶解于有机溶剂:在充分搅拌下将HPC慢慢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若一次性加入溶解很困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处方设计前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利用度就是制剂中药物吸收的程度
解析:答案:D。处方设计前药物理化性质测定药物必须处于溶解状态才能吸收、分配系数是分子亲脂特性的度量、药物的水溶性不同,具有不同的吸湿规律、药物的晶型往往可以决定其吸收速度和临床效果。
[单选题]通过Ⅰ相代谢可使药物
引入或暴露出极性基团
解析:代谢的经典 研究方法是还原法,即对单个代谢途径进行研究。放射性示踪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它通过定位放射性标记的中间物和产物来追踪代谢过程,从而可以在整个生物体、组织或细胞等不同水平上对代谢进行研究。随后,对催化这些化学反应的酶进行 纯化,并鉴定它们的动力学性质和对应的 抑制剂。另一种研究方法是在一个细胞或组织中鉴定代谢相关的小分子,其中所有的这些小分子被称为一个代谢组(Metabolome)。综上,这些研究给出了单个代谢途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这些方法却无法有效应用于更为复杂的系统,如一个完整细胞中的所有代谢。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降低的物质是
絮凝剂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单选题]首关消除(首过效应)主要是指
药物口服吸收后经肝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解析: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可避免肝代谢。
[单选题]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主动转运
解析:答案:B。主动转运消耗能量,需要借助载体蛋白,逆电化学梯度运输。
[单选题]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选用
阿托品
[单选题]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乙酰水杨酸
解析:小剂量乙酰水杨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答案为B。
[单选题]属于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
解析:奎尼丁复活时间常数1~10秒,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属于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发挥对心脏的作用,适于治疗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的各种心律失常,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抑制多种钾电流,延长动作电位里程和有效不应期,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如用于心房纤颤可恢复及维持窦性节律。钙拮抗剂抑制L型钙电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性,属于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上性和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好。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1pz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