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稍硬、大小不等、相互粘连

C

题目:女,20岁,干咳、痰中带血、低热半月余。体检发现:右上肺闻及湿啰音,PP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临床肝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 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环孢素A

    FK506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 解析:临床肝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A、FK506、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故选:ABCDE。

  • [多选题]肠结核可有
  • 腹泻、便秘交替

    好发于回盲部

    可有结核毒血症状

  • 解析:1.溃疡涉及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时,大便可含黏液、脓液,但便血者少见。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腹泻与便秘交替。故C正确。2.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 常有结核毒血症,以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表现轻重不一,多数为午后低热或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E正确。3.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肠道后,多数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D正确。4..肠梗阻,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故B错误。5.A少见,故错误。

  • [单选题]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为阳邪,性炎上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肝昏迷的常见诱因
  • 上消化道出血

    强利尿剂

    外科手术

    便秘

  • 解析:肝昏迷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表现,预后不良。引起肝 昏迷的诱因如下。(1) 肝硬变所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昏迷。(2) 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致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昏迷。(3) 肝硬变病人极易合并感染,细菌和其它毒素侵入肝脏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加重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昏迷。(4) 有的药物如氯化铵、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塞、镇静止痛剂,可使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昏迷。(5) 其它还有麻醉、手术、便秘、短时间过多蛋白质的摄入等均可诱发肝昏迷。

  • [多选题]中毒性结肠扩张的诱发因素包括( )
  • 低钾

    钡剂灌肠

    使用抗胆碱药物

    使用鸦片酊


  • [多选题]酒精性肝炎的病理特征为
  • 肝细胞坏死

    中性粒细胞浸润

    小叶中央区细胞内出现酒精性透明小体

  • 解析:酒精性肝炎的组织学特点为急性或慢性肝脏炎性病变,1.有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坏死2.乙醇性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3.小叶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胆汁淤积。故ABD正确。

  •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是
  • 门脉高压症

    肝淋巴液回流障碍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解析:(1) 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2) 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3) 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故ABC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4zvde.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核医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口腔助理医师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