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解毒降浊

E

题目: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因反复水肿10余年,加重3天来诊。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水肿,反复发作,未予系统治疗,平日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腰部冷痛,四肢畏寒,纳呆便溏。3天前出现肿势剧增,小便更少,低热,肢节酸痛,恶寒。查体见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解析:患者阳气衰竭,浊邪上泛,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酿生湿浊毒邪犯胃,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发展为关格。关格的治疗应遵循《证治准绳,关格》提出的“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所谓主,是指关格之本,即脾肾阴阳衰惫。治主当缓,也就是治疗关格之脾肾阴阳衰惫,应坚持长期调理,缓缓调补脾肾之阴阳。所谓客,是指关格之标,即湿浊毒邪。治客当急,也就是对于关格的湿浊毒邪,要尽快祛除。故该病人应考虑在温肾扶阳的基础上加用解毒降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 )
  • 气血衰少

    肝肾阴虚


  •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多选题]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发病急骤

    病情重,死亡率高

    症状相似,一气一病

    传染性强

    易于流行


  • [多选题]胁痛的病理因素有
  • 湿热

    气滞

    血瘀


  • [多选题]应从以下哪些方面辨别风寒与风热感冒( )
  • 有汗无汗

    舌脉特点

    咽部红肿情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626m.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畜牧兽医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