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低血糖昏迷

A

题目:女,36岁。糖尿病病史10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6.0%,时常于晚上睡前出现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查脉搏120次/分,尿糖(-),尿酮(-),血尿素氮10.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考查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分析。这是36岁的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情况是:①病史10年,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过于严格,存在低血糖的可能。②时常于睡前出现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脉率增快,而尿糖及尿酮体均(-)。③血尿素氮10.0mmol/L,仅轻微升高。不难看出,本病例是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低血糖性昏迷。备选答案中其他情况可以逐一排除:起病突然,心慌、多汗很快发展为昏迷,而尿糖(-),可见血糖也不会高,可除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尿糖及尿酮体均阴性,所以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先多汗、心跳快速、神志不清,且血尿素氮轻微升高,可以排除尿毒症昏迷;突发的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不符合脑血管意外发生时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及偏瘫等神经症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低血糖昏迷,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者饮食调节不当,常为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餐或少进餐,应预防发生此种情况。在老年人发作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血管、脑血管意外。酮症酸中毒昏迷都是在糖尿病控制不良情况下发生的,常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减量等诱因,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加重,继而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加速加深,重者意识渐模糊、昏迷,有明显失水体征,可血压降低。尿液检查时尿糖及酮体均强阳性,血液生化有酸中毒、血糖很高、血酮体增高等。从答题结果看,部分考生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副作用还不熟悉或未掌握,更有些是参加临床工作不久,没有遇到过低血糖昏迷病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疾病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缺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 [单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重度低温患儿复温时间是
  • 12~24小时

  • 解析:,D若肛温>30°,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若肛温<30°,早12~24小时恢复。

  • [单选题]女,35岁。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10小时,病人突感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颈部肿胀,切口敷料可见血液渗出。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拆开切口缝线,清除血肿

  • 解析:据症状患者发生了术后呼吸困难,其切口敷料可见血液渗出,可初步判断是由血肿导致。血肿压迫所致的呼吸困难,多数是甲状腺创面或周围软组织渗血引起,如呼吸困难严重,则不允许搬动应在床边拆开切口及颈前肌,清除血肿,严密止血,其他处理方法不正确。故本题选D。

  • [单选题]下列检查结果对确诊肺结核最有价值的是
  • 痰培养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灵敏度高于涂片法,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 [单选题]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 三磷酸腺苷

  • 解析:记忆题,考查三磷酸腺苷。

  • [单选题]纤维腺瘤常见于
  • 乳腺

  • 解析:纤维腺瘤有纤维和腺体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脂肪组织多的地方。乳腺纤维瘤是最多见的纤维腺瘤。故本题答案为B。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最常见
  • 鳞状细胞癌

  • 解析: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w08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中医执业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