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

题目: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发作,最可能的是

解析:窦性心动过速可有心悸、乏力等不适;心房颤动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心律极不规整;房性期前收缩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频发者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其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肺腺癌
  • 多属周围型


  • [单选题]男,60岁。因咳嗽,活动后气短,发现胸腔积液,胸水化验为渗出液,经抗结核治疗两个月,胸水仍增多,为明确诊断,进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 胸水的病理细胞检查和胸膜活检

  • 解析:胸水为渗出液,多考虑肺部疾患,最常见的就是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这两种疾病的预后完全不同,因此应该仔细鉴别,本题中患者经抗结核治疗2个月没有效果,胸水仍增多,一般试验性抗结核治疗3-4周仍无效果,考虑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小,此时应高度警惕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可以通过胸水的病理细胞检查和胸膜活检明确,故选E。

  • [单选题]以下属于最优化原则的内容的是
  • 痛苦最少

  • 解析:最优化原则,也叫最佳方案原则,即在做出护理诊断以后,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效果。在选择护理方案时,医护人员应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的需要、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当前的医疗护理技术手段和设备等因素,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选择给患者以疗效最佳、痛苦最小、花钱最少、预后效果最理想、安全度最大、可操作和可持续最有利的诊疗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诊疗护理手段与诊疗护理目的相统一的基本护理伦理思想。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发热1周、疑似伤寒的患者,此时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是
  • 血培养

  • 解析:①血培养:是诊断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②骨髓培养:骨髓培养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潜伏期即可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⑤玫瑰疹: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确诊要靠培养。

  • [单选题]幼儿脑电波是
  • θ波

  • 解析:在婴儿的枕叶常可见δ波,其频率在整个儿童时期逐渐增高。在幼儿,一般常可见到θ样波形,青春期开始时才出现成人型α波。另外,θ波可见于成年人困倦时。δ波则常见于成年人睡眠时,以及极度疲劳时或麻醉状态下。α波在成人安静、闭眼、清醒时出现。β波在成人活动时出现。α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β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选D。

  • [单选题]患者,女,52岁。近期因工作受挫而情绪低落。某日家属发现患者意识不清、流涎、口鼻大量分泌物伴呼吸困难。急诊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有浓烈蒜味,双侧瞳孔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 有机磷农药中毒

  •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依据:①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胃内容物、呼吸道分泌物、皮肤、衣物等有特殊的大蒜气味;②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呕吐、流涎、流泪、多汗、瞳孔缩小、肺部湿性哕音等;③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至70%以下。

  • [单选题]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参与的反应是
  • 转氨基反应

  • 解析: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具有转氨基酶作用。

  • [单选题]尺神经损伤的典型体征是
  • Froment征阳性

  • 解析: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①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②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③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④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wdk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胸心外科(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