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HOP21 CHOEP CHOP14

CFG

题目:患者男,50岁,教师。全身皮疹伴瘙痒2个月,加重20天,诊断淋巴瘤一周"于2009年4月20日入医院。患者2009年2月初无诱因出现全身皮疹,伴皮肤瘙痒,无发热、盗汗。给予止痒等对症处理未见缓解。2009年4月初患者皮疹较前加重,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肿块,最大短径2cm,质地软,无压痛,无红肿并出现间断发热,最高达39.2℃持续一周余,多于午后出现,可自行退热,伴有明显的盗汗、乏力。在当地医院行CT示双颈、双腋下、纵隔、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于当地医院行右颈淋巴结切除活检,并经医院病理科会诊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CD20(-),Bcl-6(+),CD56(-),CD3(+),CD4(+)、CD10(+)、Ki-67(70%)。遂来医院内科治疗。患者起病来,精神、睡眠、饮食较差,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10kg。 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身高174cm,体重72kg,KPS评分80分,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可见呈片状分布的皮疹,部分破溃结痂。双侧颈部、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可,大者约3cm×2cm。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2009-04-19血常规正常。 2009-04-19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乳酸脱氢酶543U/L,白蛋白36.0g/L。 2009-04-19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活跃,未见肿瘤受侵。 2009-04-18医院颈胸腹盆腔部CT示:颏下、双侧颌下、颈深组、颈后三角、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纵隔(1、2R/L、3A、4R、5、6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腔、腹膜后、双侧髂血管周围、双侧腹股沟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较均匀,大者短径约2.5cm,符合淋巴瘤侵犯。

解析:4.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的一个亚型,具有独特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绝大多数AITL患者表现为侵袭性过程。初始治疗应优先考虑联合化疗。AITL、非特异性T细胞及其他类型的T细胞目前均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NCCN指南推荐的化疗方案有CHOP21、CHOP14、CHOEP、剂量调整的EPOCH、CHOP序贯ICE、CHOP序贯IV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 风寒袭肺


  • [单选题]下列有关骨度分寸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是12寸


  • [多选题]ICH-GCP的基本要点包括( )
  • 保护受试者

    保证试验的科学性

    保证数据的完整真实性


  • [单选题]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
  • 手太阴肺经


  • [单选题]积滞的病因主要是( )
  • 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 [多选题]关于乳腺彩超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
  • 对乳腺内微小钙化的显示具有局限性

    对致密型乳腺的显示优于乳腺X线摄影

    可以显示乳腺肿瘤的血流情况

    是评估青春期、哺乳期女性乳腺的首选检查方法


  • [多选题]肿瘤组织的酶改变包括 ( )
  • 恶性肿瘤组织内氧化酶减少

    肿瘤组织内蛋白分解酶增加

    前列腺癌组织中酸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骨肉瘤的碱性磷酸酶增加

    肝癌的碱性磷酸酶增加


  • [多选题]下列生物学指标中,其下降与患者预后有明确关系的是( )
  • 乳酸脱氢酶(LDH)

    血钠浓度

    血色素

    血清白蛋白


  • [多选题]临床试验中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 )
  • 需住院治疗

    延长住院时间

    伤残、影响工作能力

    危及生命或死亡

    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vll8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药师(代码:202)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