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0~40次

C

题目:在正常安静情况下,1岁小儿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为( )

解析:新生儿每分钟44—40次;6个月—1岁每分钟35—30次;1—3岁每分钟30—25次;4—7岁每分钟25—20次;8—14岁每分钟20—16次,接近成人呼吸次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苯丙酮尿症(PKU)的叙述错误的是
  •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尿及汗液中排除苯丙酮酸致使有特殊的鼠尿样臭味

  • 解析:1)这是一种隐性遗传代谢病;2)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均可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从而导致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引起脑损伤而发病。3)苯丙酮尿症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应尽早在3个月以前开始治疗。

  • [多选题]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特点包括
  • 可有抽搐发作或脑性瘫痪

    皮肤白皙,易出现湿疹样皮疹

    生后4个月左右发现智力低下

    头发黄褐色,尿呈"霉臭"气味

  • 解析:1.生长发育迟缓除躯体生长发育迟缓外,主要表现在智力发育迟缓。表现在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儿,生后4~9个月即可出现。重型者智商低于50,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这些表现提示大脑发育障碍。2.神经精神表现由于有脑萎缩而有小脑畸形,反复发作的抽搐,但随年龄增大而减轻。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常有兴奋不安、多动和异常行为。3.皮肤毛发表现皮肤常干燥,易有湿疹和皮肤划痕症。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故患儿毛发色淡而呈棕色。4.其他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苯丙氨酸从另一通路产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增多,从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霉臭味(或鼠气味)。

  • [单选题]正常小儿的白细胞分类,在生长发育中,有2次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大致正常,其发生时间是( )
  • 4~6天,4~6岁

  • 解析:4-6天和4-6岁,也叫46交叉,主要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分类的变化

  • [单选题]小儿需水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每增加3岁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减少约
  • 25ml

  • 解析:1岁以下的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125~150毫升,以后每长3岁,每公斤体重需水量减少25毫升。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vqm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疾病控制(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