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寒性哮喘
C
题目: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用于治疗的疾病是
解析:敷贴法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用于治疗寒性哮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病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治宜用
清燥救肺汤
解析:患者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为温燥伤肺重证。治宜清燥润肺。桑杏汤清宣温燥。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麦门冬汤润肺宜胃,降逆下气。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解毒利咽。故应选B。
[单选题]下列属于原络配穴法的是
合谷、列缺
解析:本经原穴与其相表里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故合谷与列缺相配是原络配穴法,太渊与偏历相配是原络配穴法,太溪与飞扬相配是原络配穴法,京骨与大钟相配是原络配穴法,冲阳与公孙相配是原络配穴法,太白与丰隆相配是原络配穴法。故选择D
[单选题]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胃气上逆
解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嗳气乃胃气阻郁,气逆于上所致,食后多发;三者的共同病机为"胃气上逆",故选择A。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胃痛脾胃虚寒证的表现
遇寒痛增,暴作
解析:胃痛之脾胃虚寒证,由于阳虚而生内寒,气血不通故胃痛隐隐。内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故脘部喜温喜按。胃虚得食,能产热助正以抗邪,故进食痛减。脾主四末,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不温。脾主运化,脾阳不振,寒湿内停,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是属慢性久病,非受寒直中之寒实之证,故不是遇寒痛增,暴作之象,此点可以排除。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急惊风四大基本治法的是( )
养阴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急惊风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区别;热有表里的不同;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既可出现惊跳、嚎叫的实证,亦可出现恐惧、惊惕的虚证。因此,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本题选B。
[单选题]“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 )
冲、任、督脉
解析: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成为一源三岐
[单选题]下列各项,与瓜蒌相反的药物是( )
乌头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w4j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