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消除年龄构成对粗死亡率的影响

D

题目:已知两地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年龄别死亡率均不相同,对两地粗死亡率进行直接标准化的目的是

解析:(答案:D)粗死亡率的大小不但与年龄别死亡率有关,也与年龄构成有关,后者不反映死亡水平,直接标准化可以消除年龄构成对粗死亡率的影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代谢反应为Ⅱ相代谢反应的是
  • 乙酰化结合反应

  • 解析:Ⅱ相代谢反应又称结合反应,包括糖苷结合、硫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反应。

  • [单选题]某化学试剂厂工人,男,30岁,工作时突然感觉头晕、气急、胸闷、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胸透:肺纹理增粗、紊乱,两肺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边缘模糊。考虑是哪种气体中毒
  • 氯气


  • [单选题]衡量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 相对危险度

  • 解析:(答案:D)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倍数,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数值小于工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大小直接反映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当相对危险度越大时,联系的强度也越大,因素与疾病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仅说明相应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而不能反映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特异危险度,或叫归因危险度、率差,是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的差值,反映发病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它与相对危险度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同,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对于个体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相应疾病的危险的倍数;特异危险度则是对于人群来讲,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病因分值又叫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0vzr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