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金银花

E

题目: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

解析:金银花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 黄连、黄柏

  •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姜汁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枣)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 参苏饮

  • [单选题]“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根据原文,治疗上应( )
  • 不可发汗


  • [单选题]17世纪,为医学实验道德提出新要求的人是
  • 哈维


  • [单选题]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之府是指

  • [单选题]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 《针灸甲乙经》


  •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 阑尾、天枢、上巨虚

  •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 补益脾肾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d3m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药学(师) 临床营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