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目标
B
题目:某医院护理部制订了如下一个计划:"经过培训的测试,护士正确给药率达到100%"。
解析:计划按其表现形式可划分为目的或任务、目标、策略、政策、规程、规则、规划和预算。其中目标是在目的或任务指导下,整个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比如护士经过培训,正确给药率达到100%。第1小题选B。在该计划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包括了目标制订、目标实施和目标成果评定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又包括了:①制订总目标;②建立"医院护理技术质量控制及评定小组";③分目标的制订;④协议授权。第2小题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急救物品完好率
解析:前馈控制是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补救 。急救物品完好率属于前馈控制。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血小板数量减少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出现止血机制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出血 。
[单选题]中华护理学会创办于
1909年
解析: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护士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于1909年8月19日在江西牯岭成立,原名中国护士会 。
[单选题]患者女,45岁。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护士对其进行了入院宣教,并通过评估制定了“糖尿病对机体的危害”和“如何选择糖尿病饮食”两方面教育计划。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判断出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这是患者教育程序的
进行教育诊断
解析:教育诊断:
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在格林模式中,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三类。任何一种健康行为均会受到这三类因素的影响,教育诊断主要分析这三类因素。
(1.倾向因素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促成因素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强化因素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单选题]下列关于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上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解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上、下呼吸道的分界为环状软骨;上呼吸道主要由鼻、咽、喉构成,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阻拦作用;下呼吸道起自气管,终止于终末的呼吸性细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eq7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