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伤寒杆菌H抗体

B

题目:有助于鉴别伤寒、副伤寒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最低的部位是
  • 脐动脉

  • 解析:E。约80%的血液经动脉导管与来自升主动脉的血汇合后,进入降主动脉(以静脉血为主),供应腹腔器官及下肢,同时经过脐动脉回至胎盘,换取营养及氧气。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直径1.5cm
  • 反复发生肺炎.心力衰竭


  • [多选题]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辅助检查
  • 头颅CT

    头颅B超

    磁共振成像

  • 解析:ACE。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辅助检查包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超、磁共振、脑电图等。

  • [单选题]考虑患儿为下列哪一种情况
  • 感染性休克

  • 解析:B。烦躁或意识不清、面色青灰、四肢厥冷、指(趾)端明显发绀,心肌缺氧、中毒致心音低钝、血压下降等是感染性休克失代偿期的表现。

  • [单选题]关于头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3岁时小儿头围约50cm

  • 解析:答案:D

  • [多选题]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 (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栓形成

    新血栓形成

  •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性质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首先考虑下肢肿胀的问题。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提示中描述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后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提示中并没有以上症状描述。因此,第F项答案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 [多选题]4肋间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X线以右室大为主,此例可能的诊断()。
  • 动脉导管未闭

  • 解析:标准答案:E

  • [多选题]如经上述雾化吸入治疗,病情恶化,呼吸音减弱,应紧急采用
  • 机械通气

    水合氯醛灌肠

    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静脉滴注氨茶碱

    补液纠正酸中毒

  • 解析:危重哮喘应及早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并给予补液、纠酸、镇静等综合治疗。必要时机械通气。机械性通气指征:①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②呼吸音减弱,随以哮鸣音消失;③呼吸肌过度疲劳而使胸廓活动受限;④意识障碍,甚至昏迷;⑤吸氧状态下发绀仍无改善,PaC0265mmHg。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gnd2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儿科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口腔执业医师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护理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