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间接致癌物

C

题目:某化学物可引起实验动物癌症,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得到阳性结果,但仅当加入S9混合物时才在Ames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为

解析:试题难度: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 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 解析:(答案:C)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是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流行强度反映的是疾病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特征。①散发:散发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的现象。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该地区过去三年该病的发病率。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疾病常年流行,人群有一定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的免疫水平,如麻疹。二是疾病呈隐性感染,一些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数较少,但人群中因为隐性感染维持着一定的免疫水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三是疾病的传播机制难以实现,如果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不能更换宿主,那么,这种传染病也就不可能引起流行,如流行性回归热。四是疾病的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可知,潜伏期的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急,病人集中,常呈爆发形式;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感染病原体后发病缓慢,病人不集中,常呈散发形式,如麻风病。②流行: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水平。如果某病在某地区达到流行水平,意味着有促使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存在,因而应引起注意。③爆发:爆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病例的现象。所谓短时间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共同传播途径而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例如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或幼儿园的麻疹爆发。④大流行:大流行是指某病发病迅速,累及地域广,危及人口多,在短期内可能越过省、国、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的一种现象。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等概念是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特征的术语,在本题中起干扰作用。

  • [单选题]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 SS总= SS组间十SS组内


  • [单选题]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中氯氰菊酯的限值标准是
  • ≤0.2mg/kg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43—2003)规定,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中氯氰菊酯的限值标准为≤0.2mg/k9。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mj48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