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滞血瘀证

C

题目:患儿,8岁。腹痛,疼痛拒按,痛如锥刺,舌质紫暗,脉涩。其中医证型是

解析:从题干的疼痛拒按,痛如锥刺,舌质紫暗,脉涩,可形象的看出有血瘀的证的表现,故选择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气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 畏寒肢冷

  • 解析:气虚证临床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故答案选A。

  • [单选题]下列不是里证临床表现的是
  • 恶寒发热

  • 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是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表证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 [单选题]肾虚腰痛除主穴外,应加取( )
  • 肾俞、太溪

  • 解析: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委中、脊中、腰阳关、阿是穴、大肠俞。寒湿腰痛加灸腰俞;淤血腰痛加膈腧;肾虚腰痛加肾俞、太溪。

  • [单选题]撰写“医家五戒十要”的医家是
  • 陈实功

  • 解析: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把我国古代医德的总结为“医家五戒十要”,并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药道德文献之一。

  • [单选题]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
  •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 解析: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并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内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阳明、少阳、太阳。其特殊的循行交叉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背部和小腿下半部,其位置是足厥阴肝经在前线,足太阴脾经在中线。而上行至内踝上八寸处时有所交叉,变换前中位置,则足太阴脾经在前线,足厥阴肝经在中线。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气虚证,治疗应首选的治疗方剂是( )
  • 六君子汤

  • 解析: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气虚证,治宜补肾健脾益气,方用六君子汤。

  • [单选题]治疗寒性哮喘的首选方剂是
  •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 解析:证属寒性哮喘,所以选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儿腹泻的西医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 尽早使用止泻剂

  • 解析:小儿腹泻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控制肠道内外感染,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而不能一味使用止泻剂。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1jp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管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营养(师)(代码:210)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助产士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