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真武汤证

C

题目:患者腹痛,下利清谷,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水肿,心悸,舌淡,脉细,其临床意义是( )

解析:(少阴病)真武汤证临床表现——腹痛,下利清谷,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肢体水肿,心悸。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尿频不爽,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滴沥不畅,甚者夜间遗尿;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其证型属于
  • 脾肾气虚证

  • 解析:尿频不爽,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滴沥不畅,甚者夜间遗尿;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为脾肾气虚证,治宜健脾温肾,益气利尿,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 [单选题]五行中,"水"的"子"行是( )
  • 解析: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水生木,故木为水之子。

  • [单选题]左归丸的功用是
  •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解析:左归丸的功用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单选题]腧穴可以分为
  • 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 解析: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 [单选题]患者,男,89岁。久病卧床,近日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欲绝。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附子、干姜

  • 解析: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 [单选题]感邪后某一部位病证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病证的发病类型是( )
  • 并病

  • 解析:并病即并病,出自《伤寒论》,指伤寒一经证候未解,而另一经证候已见。

  • [单选题]患者,男,38岁。高热不退10天余,咳嗽、胸痛并痰中带有脓血,味腥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
  • 热邪壅肺证

  • 解析:咳嗽、胸痛并痰中带有脓血,说明病位在肺。痰液味腥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说明病性为热,实热证,综合之为热邪壅肺证。

  • [单选题]可以诊断大肠病的腧穴是( )
  • 天枢

  • 解析:天枢: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 [单选题]心的"外华"是( )
  • 解析: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25z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职业病学(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中药士(代码:102)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